第1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關於窮人區富人區的討論很有意義
//blog。sina。/u/4679dbbf010002b5
任總:您好!
我寫了《我不贊成新城市的建設中分窮人區和富人區》這篇部落格後,有三天時間沒有寫部落格,也沒有上網,這是我在新浪開部落格以來的第一次。以前我總是每天上網,每天寫部落格。這次,我的確感到自己知識和經驗的貧乏,就像你回信中說的——“無知”,但這種“無知”不是相對於你,而是相對於城市建設這個豐富的話題和我們城市中包羅永珍的現象。城市建設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窮人區、富人區這個話題的討論是很有意義的,對我們城市的發展,對我們的子孫後代都很有意義。我更希望這樣的討論能夠吸引社會各個方面的人都來參與,發表意見,尤其是希望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員都參與到討論中來。
在網上寫作,最沒有創造力、最受人批評的方式是“Ctrl+C”、“Ctrl+V”的方式。但在我今天的知識和經驗遠遠不足於回答這些問題時,我不得不採用這種“Ctrl+C”、“Ctrl+V”的方式。以下是一位今年已經80歲的加拿大老人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國大城市的生和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中所說的一些話:
“請看看我們當初花幾十億建了些什麼:低收入的住宅區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壞和普遍社會失望情緒的中心,這些住宅區原本是要取代貧民區,但現在這裡的情況卻比貧民區還要嚴重。”
“這不是城市的建設,這是對城市的洗劫。”
“這些'成就'比他們可憐兮兮的表面假象還要寒磣。從理論上說,這樣的規劃行為應對周圍地區提供幫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典型的情況是,這些被肢解的地區生髮出快速增長的惡性腫瘤。為了以這樣的規劃方式來給人們提供住宅,價格標籤被貼在不同的人群身上,每一個按照價格被分離出來的人群生活在對周邊城市日益增長的懷疑和對峙中。”
“完整的社群被分割開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做法的結果是,收穫了諸多的懷疑、怨恨和絕望。”
這是簡對美國低收入住宅區的描述,我擔心很可能不幸成為我們實施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小區未來幾十年之後狀況的描述。
簡在這本書上還舉了一個“波士頓北端”的例子,這個“波士頓北端”是歷史形成的老城區,一直延伸到河北的重工業區,並被官方認定是波士頓最破敗的貧民區,是這座城市的恥辱。也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規劃系、建築系的學生經常做作業的物件。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常常在紙面上把它描述成有超級的街道,規規整整,溫文爾雅理想的社群,但雖然多次被大家理想化地來描述,但這個老城區一直沒有被改造。簡給一位政府負責規劃的官員打電話,那位官員說:“那是城裡最糟糕的貧民區,我討厭承認它是波士頓的地方。”又給銀行打電話,問願不願意給波士頓北邊提供新的貸款,銀行家告訴他:“那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是貧民區。”
但有意思的是,這裡的街道上卻洋溢著各種活潑、友好、健康的氣氛,這是在波士頓許多地區看不到的。從政府的統計來看,這裡的死亡率是每千人,美國城市的平均死亡率是,肺結核的死亡率也很低,少於每千人1人,甚至比布魯克林還要低。
前天下午的一個聚會上,我遇到了加拿大的建築師周·卡特(Joe Carter),我知道他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