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著不可為人所知的勾當,字裡行間卻也表達出了對政治鬥爭的厭惡,李二陛下微微一笑,明白了蘇寧的部分意思。

撫慰了一下長孫皇后,李二陛下又把這份文稿拿出來讀了一下,又是忍不住的讀了一遍,而後嘆道:“當真是一篇好文章,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是,我真的很想看到後面又發生了什麼,觀音婢,你說《三國志》咱們也看過,為何還會如此著迷於此書?”

長孫皇后默然無語,顯然還沒從貂蟬的悽慘命運裡面走出來,李二陛下無奈的苦笑,而後皺起了眉頭,這本書,不單純,很不單純,蘇寧這小子,肯定又在準備什麼大動作,這本書,搞不好只是一個前奏,如此的通俗易懂,這小子,難不成是想讓天下盡知嗎?難道,就要在這個時候,準備把造紙術和印刷術放出來?

第二天,李二陛下把蘇寧招入皇宮,和蘇寧一起來的是三國第十一回到第二十回的十回手稿,李二陛下一見到這文稿,心中就癢癢難耐,要說什麼也就暫時不管了,先看了再說,立刻讓蘇寧把這手稿交上去,然後就請蘇寧自便了。

第十一回到第二十回講的就是從曹操一伐徐州到官渡之戰前勢力發展的故事,也是曹操擊敗劉備佔據徐州,而後被呂布反咬一口,最後殺死呂布,趕走劉備,擊退袁術騷擾的故事,一直到許田打圍和衣帶詔的故事結束,第二十回完結,沒有後續了。

把這些章節寫給皇帝看顯然比較敏感,因為蘇寧對曹操是比較讚賞的,相反,對於那道貌岸然鼠目寸光的董國舅等人則是厭惡到了極點,對他們自然沒什麼好話,但是因為涉及到漢獻帝這位史上最倒黴的傀儡皇帝,而李二陛下本人也是皇帝的情況下,蘇寧不得不謹慎為之,之所以寫好就拿給皇帝看,就是要得到皇帝的首肯,皇帝都能看,都看過了,這是最好的廣告,還不用付廣告費的。

羅貫中對許田打圍這一段歷史的描寫也是著重於醜化曹操,寫盡了漢獻帝的悽慘遭遇,激發出人們對於曹操權臣作態的不屑和厭惡,但是實際上,蘇寧還是比較認同周潤發主演的《銅雀臺》這部電影裡面對於曹操的解讀,曹操一生不曾稱帝,已經是對漢室最大的忠心,至少曹操活著的時候,漢獻帝還是皇帝,漢室尚存,沒有人敢妄自稱帝,就算是曹操死了,曹丕稱帝,還是讓漢獻帝以山陽公的身份活了下去,一直到魏明帝的時候,漢獻帝才壽終正寢。

反觀另外一位曹操式的人物趙匡胤,就來了一個黃袍加身。稱帝了,之後或許是出於對柴氏的愧疚,定下了趙家子孫不得危害柴氏子孫的祖宗成法,當初的黃袍加身之局,一目瞭然,不得已而為之。

蘇寧認為,到了曹操和趙匡胤的那個地步,實際上已經沒有退路了,和平讓權?還政於漢獻帝或者柴家小少主?那曹操和趙匡胤的一家子以及那些被提拔的那些人才確立的體制都將遭遇滅頂之災!

事實上,就算曹操願意還政。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不會願意。同樣的事情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曹操沒有稱帝,而趙匡胤沒有,他稱帝了。

但是因為趙匡胤是皇帝。而且對待文人優柔。大家都願意美化讚美他。而曹操對待世家大族是持反對打擊的態度,魏朝存在的時間也短,所以人們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多一些。這種醜化在《三國演義》問世之後出於忠君思想的需要而達到了巔峰。

對於曹操的同情和對於漢獻帝的嘆息是這些章節的主旋律,並沒有傾向於何人的感情,除了對於董國舅這些所謂漢室忠臣的冷嘲熱諷之外,其他的情感碰撞並不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