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全部埋葬在這裡,讓他們一戰就失去抵抗能力,讓他們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這是很好的策略,很好的安排,無論怎樣,大唐軍隊都不吃虧,大唐的實力遠在倭國之上,這是毋庸置疑的。

張亮和張士貴仔細思考之後表示贊同,秦瓊也點了頭,笑言自己沒有海戰經驗,就聽蘇寧三人的意見就可以了,接著,大唐船隊繼續前行,在距離倭國島嶼還有兩個時辰的路途的時候,發現了派出去的那些人回來了,包括那個一開始過來的倭人一起出現在了旗艦上。

蘇寧開始確定這是真的,這真的是有人想要幫助大唐了,同時不得不感慨,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倭國人辛苦的佈防,卻仍然被一個被他們視為炮灰的巡邏船隊隊長給出賣了,這就是不重視底層人利益的危害啊,這也給蘇寧提了一個醒兒,讓他重視一個人的破壞力,一個人的破壞力可以摧毀掉一整條防線,摧毀一個國家最後的也是唯一的希望。

隨著大唐船隊的逐漸接近,夜幕也慢慢降臨了,蘇寧下令讓船隊放緩速度前進,以免讓倭國人的其他崗哨發現大唐船隊的出現,因為地球是球形,只要大唐軍隊保持一定的距離,倭國人無論登得多高都看不見大唐軍隊其實已經抵達了目的地,他們根本就看不見,更別說他們的第一道崗哨還是無間道,相當nice。

蘇寧下令船隊停止前進的時候,也派出了小船去聯絡那個泉宗三郎,對方回話說今天晚上可以,他已經清理出了一條可以行走的道路,只要大唐船隊順著那條路,那麼肯定就可以平安無阻的登陸,而且還可以順帶著把倭國的其他巡海船隊給滅掉,然後登陸,再之後順著地圖逐一清掃倭國的防禦陣地和倭國水師,之後進軍內地,開始進攻。

蘇寧對這個傢伙的思維還是挺滿意的,很謹慎,不愧是擔任過幾千人將軍的人才,倭國人少。軍隊自然也少,統帥幾千人也算是一箇中高層的將軍了,這樣的人才也被逼迫到了擔任炮灰的境地,也只能說這是每個國家都會出現的問題,不論被誰抓住了這個機會,都是可以被利用的。

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啊,這個傢伙要是真的投誠了,以後說不得還是可以用一用的,他要是到了大唐。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有自己了。那麼把他收作在身邊的一條狗去咬人也是不錯的,反正自己也收羅不到太多的人才,要是這傢伙願意,把他帶去大唐也未嘗不可。把他的家人看住。他和他手下的人就是狗了。忠心耿耿的狗。

至於其他的倭國人,估計抵抗的居多,投降的是少數。這樣也好,按照大唐的規矩,還是一樣的,投降的予以居民權,不投降的就是奴隸,一拉一打,使之內部分化,還要提拔一些尖酸刻薄小人得志的傢伙去做那些奴隸的看管之人,一個一個小隊的分管,隊長可以不做工,專門監視其他的隊員做工,就等於是變相的鼓勵壓榨。

所以斯巴達克的大起義至今為止沒有在大唐出現過,最初還有奴隸殺死看管士兵奪取武器報復的,不過很顯然大唐的百姓都不是吃素的,不少流竄的奴隸直接就被當地府兵和他們的家人砍死了,剩下的一些落草為寇,用另一種方式反抗大唐,結果被州縣的兵馬給剿滅了,聲勢最大的一次也不過五百人,盤踞了一個村莊,第二天就被村民們自己趕走了,然後在逃跑的路上被一隊正在轉移營地的兵馬發現,直接滅掉了。

雖然有些麻煩,不過起義並不常見,尤其是公奴司的規則逐漸完善之後,有了從奴隸到良民的典範之後,有了希望之後,這種起義就更加少了,以前是不起義一定死,起義還有一絲生存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