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旺的死訊之後,伊海濤就再也沒有入睡,躺在床上再三考慮了南嶺縣新書記的人選問題,三個方案早已瞭然在胸,也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了利弊權衡,楚天舒是他想好了的最後一步棋。

對於任何一位青原市的市委書記來說,南嶺縣都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老大難問題,付大木在縣裡飛揚跋扈,為所欲為,固然與他個人的素質和成長經歷有關,但也與青原市委班子中朱敏文、唐逸夫等人的遷就縱容和利用密不可分。

此前的情況伊海濤並不清楚,但是,朱敏文利用付大木在南嶺縣給前任書記郭子春出了不少難題,最終將郭子春逼出了青原,朱敏文得以取而代之,這一幕伊海濤可是親眼目睹了的。

現在的情形與當初是何其的相似。

只不過,郭子春換成了伊海濤,朱敏文換成了唐逸夫。

有一點伊海濤看得十分的清楚,要想在青原市把這個書記安安穩穩地當下去,南嶺縣長期積累下來的矛盾總要解決,這副爛攤子必須有人去收拾。換言之,付大木這顆難剃的頭早晚要剃,而且非剃不可。

誰去收拾這副爛攤子,誰去充當這個剃頭匠?

上任伊始的伊海濤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的斟酌,他原本的打算是,繼續讓馬興旺當好這個維持會長,待自己穩住腳跟之後再來擠南嶺縣這個膿包。

在伊海濤的心目中,比較合適的人選是靳洛冰,他在青北縣當了很多年的縣委書記,有著與鄉鎮幹部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再配上市委常委的頭銜,應該具備與付大木一較高低的身手與能力。

可是,此時此刻,靳洛冰另有重用,他是江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不二人選!

王少磊的臨陣脫逃,讓正在蓬勃發展中的江北開發區陷入了停頓,極大地打擊了投資商們信心,急需一個得力的干將去穩住陣腳,提振士氣,恢復信心,否則,江北開發區剛剛形成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會前功盡棄。

馬興旺的意外身亡,打亂了伊海濤的全盤部署,逼迫著他不得不提前做出決斷。

人到用時方恨少哇!

伊海濤並不是沒有考慮過將靳洛冰派去南嶺縣,讓楚天舒去主持江北開發區,但這樣做很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是,靳洛冰在南嶺縣與付大木鬥得兩敗俱傷,楚天舒在江北開發區疲於奔命,南嶺縣的爛攤子沒有收拾好,江北開發區的陣地也丟了。

在當前的局勢下,江北開發區在伊海濤心目中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南嶺縣。

要知道,江北開發區可是伊海濤賴以起家的政績工程,也是青原市主要的財稅收入來源,於公於私這個陣地都丟不得,也丟不起啊。

魚和熊掌不好兼顧。

左右為難的伊海濤搖擺不定,難以抉擇。

一大早的常委會開得不溫不火,尤其是付大木最後陰陽怪氣的一句“我個人能力有限,懇請市委儘快將書記選派到位”,最終促使伊海濤下定了決心,把楚天舒派到南嶺縣去!

對付付大木這種狂妄不講理的傢伙,與其讓靳洛冰四平八穩去跟他掰幾年的政治手腕,還不如利用楚天舒不按常理出牌的衝勁兒,給他來一個快刀斬亂麻,反正南嶺縣原本就是個爛攤子,搞不好,無非是更爛一點而已。

促使伊海濤下這個決心還有另外一個不好言表的因素,那就是他隱約認定楚天舒是自己的一員福將,之前此後很多十分棘手看似難以破解的難題,透過他的策劃和實施,總能歪打正著般輕鬆化解。

失之市長,收之書記!這麼一個驚天逆轉,不正是楚天舒在身陷囹圄的絕境下創造出來的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嗎?!

更為重要的是,楚天舒還是一個重要的籌碼,因為他和省委副書記林國棟的關係非比尋常,林國棟對楚天舒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