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發展現狀與思考、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與培訓、農業規模化經營等等,都是近期國家農村工作方面的大課題,絕對可稱得上走在全省前列。
伊海濤雖說是由文章步入政壇,在官員裡面也確是寫作高手,可寫文章也與唱歌、打拳一般,講究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常練常熟。自從當上常務副市長之後,客觀上事情多了,工作繁忙了,主觀上也因為有了譚廣德、王少磊和楚天舒這樣滿意的“替身”,很多文稿就不再親自動手了。
按照平常寫作講話、材料的套路,一般是由秘書提出幾個題目和大體思路,交由伊海濤斟酌確定下來,就算萬事大吉了。
可對於這篇文章的選題,伊海濤卻是慎之又慎,不肯輕易認可。
“小楚,你擬出來的幾個課題好是好,但是,有一樣你可能沒有考慮到,而且是犯了大忌。”伊海濤連連搖頭,擺出了一副在課堂上授課時老師提問的架勢。
楚天舒瞪大了眼睛,也擺出一副認真聽講的架勢,等待伊海濤的下文。
“這篇文章取得喬省長注意、重視當然非常重要,可也不能像上次給南書記講課那樣而得罪了另外一些人,產生了太大的負面效應。”伊海濤說。
“負面效應?你是說別人會忌妒?”楚天舒不解。
“眼紅忌妒那只是小事,若是被人家抓住明顯破綻當成攻擊的武器,那就可能得不償失了。”伊海濤明顯還心有餘悸。
楚天舒當然知道,伊海濤所指的“人家”是唐逸夫等人,迎接南延平視察為伊海濤博得了一些聲名,但唐逸夫卻利用匯報材料一事挑撥了朱敏文與伊海濤的關係,進而又在省長喬明松那邊製造了許多不利於伊海濤的傳言。
楚天舒想了想,說:“嗯,我想是不是這個意思,還必須要考慮朱書記省裡領導的感受,也要考慮市裡分管領導的態度,否則就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失去了立足的基礎。”
“對,怪不得我家彭教授喜歡你,你是一個一點就透的好學生。”伊海濤最後點出了問題的要害。“按照市委市府分工,新農村建設是朱書記當市長時的政績工程,農業一直由唐逸夫分管,他們會怎麼想?別人又會怎麼想?實際效果或後果又會如何?這些都必須要慎重考慮。”
楚天舒連忙說:“呵呵,我還真沒想到這些。領導還是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我差一點兒好心辦壞事、幫了倒忙。”
“那麼到底該從哪裡切入,才能既避開矛盾又收到奇效呢?”伊海濤這一發問,說明他心裡有底了。
楚天舒非常熟悉伊海濤這種學者型領導的思維方式,在不斷的設問、否定中,思路越來越清晰,離最終需要的那個結論或答案也越來越近。
果然,伊海濤提出,不要觸碰那些事關全域性性的選題,以免讓朱敏文、省裡的領導們感覺有越位、擅權、奪美之嫌,也避免競爭對手藉機散佈你提前篡權、迫不及待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也都是雙刃劍,畢竟文章是為競爭市長而做,又要取得省委主要領導的充分首肯,這就要保證既有足夠的力度,又不能讓另一面的刃口傷著自身。
青原官場與中國所有官場一樣,顯也好、潛也罷,規則很多,水也很深,如果顧此失彼,不小心觸碰了不該觸碰的雷區,趟了不該亂趟的渾水與深潭,那有可能到斷氣了都還不明白自己因何而死。
這就是在領導身邊工作的益處。
類似的官場規則你可以提前感知得到,日後自己為官的時候將會終身受益,尤其像楚天舒這樣憑著一股子熱血和機緣闖上來的年輕人,有過“像領導一樣思考”的經歷,看問題的高度和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就能得到很大的鍛鍊和提升。
順著伊海濤剛才的思路進一步往下分析,這下情況就相對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