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少的貧困地區,我認為,當前衡量一個領導幹部的素質和能力,首先要看他能不能把農業抓好,把農村經濟搞上去,有效地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

伊海濤說:“我認為,農村要富起來,比城市相對容易一些。城市的人口密集,就算投入再大,平攤到每個人頭上,就沒幾個錢。農村則不同,一是起點低,二是資源還算豐富,只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再有好的扶持政策,在相對短的時間裡,投入相對少的資金,就可以讓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這些觀點和理論,在文章中已經有過專門的論述,所以,伊海濤談起來就頭頭是道了。

喬明松拿出了最新一期的《理論與實踐》雜誌,就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和設想與伊海濤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探討。

兩人的談話超過了預定的二十分鐘,足足談了半個多小時,直到秘書來提醒喬省長還有另外的活動安排,兩個人還意猶未盡,談話才不得不結束。

“海濤,好好幹!”告辭的時候,喬明松與伊海濤親切握手。

伊海濤明顯感覺得到,喬明松的手溫暖而有力!

從省長辦公室告辭出來,伊海濤才發現兩腋和後背都已滲出了冷汗,一陣輕風拂來,禁不住打了一個冷戰,他不覺暗生感慨。

喬省長最後的一句囑託,蘊含著無限的想象空間,給了他極大的期待和希望。

召集政府工作以來所走的每一步都堪稱步步驚心,能走到現在這一步,耗費了多少的心血,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總算走得還比較踏實。

想到這裡,伊海濤當然要躊躇滿志:有測評推薦的**基礎,有南書記和喬省長的賞識器重,再有葉慶平在省委組織部長林國棟面前幫著說上一兩句好話,何愁青原市長的寶座不是我伊海濤的。

但是,他非常明白,儘管內心十分高興,表面上還必須要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把喜悅藏在心底,繼續向市長寶座發起最後的衝刺。

這就是官場,這就是政治。

在官場中你永遠不可能喜形於色,否則,你就不是一個成熟的官員,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第618章 螳螂捕蟬

返回青原的路上,伊海濤坐在後座上閉目養神,身體放鬆了,腦子裡卻一刻也沒有停止轉動,回味著與喬明松見面時說過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細節。

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楚天舒透過後視鏡一直在觀察伊海濤的神情,他的臉上泛著光,嘴角微微牽動,手自然交叉放在了稍稍發福的肚子上,兩腿叉開,怡然自得地仰靠在座椅上。

這種情形,和來時的興奮緊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肯定,這一次會談獲得了成功!

突然,萬國良按響了喇叭。

楚天舒抬頭看了一眼,路上並沒有任何狀況。

他低聲問道:“老萬,怎麼回事?”

萬國良用大拇指往後一指,說:“5號車剛剛過去了。”

楚天舒回過頭去看,一輛奧迪車朝著臨江的方向在飛馳。

司機對車輛的敏感性是天生的,兩車相錯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萬國良卻能一眼就看出來,剛才開過去的是小車班裡的5號車。

所謂5號車,是唐逸夫的專車。

正在假寐的伊海濤心裡不免一驚:唐逸夫去省城幹什麼?

如果是工作上的事,朱敏文知道自己在臨江,多半會安排自己去辦,不會另外再把唐逸夫派出來。想到這,伊海濤馬上感到了一絲危機和不祥:唐逸夫也是衝著市長的寶座而去的!

在市長人選沒有確定之前,凡是有條件的人,誰都不會放棄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覬覦市長寶座的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