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不能反駁,就狡猾的用了土地有定數來回答。

你看看,大宋的土地就那麼多,財富哪裡還能增長?

他覺得自己有些無恥,可趙仲針的回答卻讓他懵逼了。

那就去奪取新的土地!

瞬間殿內的溫度彷彿一下就降低了。

富弼打了個寒顫。

陳忠珩的面色有些白。

曾公亮在發呆。

韓琦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們覺得一柄利劍從自己的頭頂上掠過,遍體生寒。

他們看向了趙仲針。

少年站的筆直,目光銳利。

這一刻殿內彷彿真的有一柄利劍……

第270章 士別三日

從唐末開始,到大宋建國至今,中原不管是混亂還是平靜時期,都是窩在家裡種地。

咱們拼命的種地,種出糧食大家吃。

可人口越來越多,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最終大家發現糧食不夠了,錢也不夠了。

咋辦?

一群人就想到了開源節流,於是改革應運而生。

各種手段都想過了,可誰都沒想過對外……

咱們不是該種地的嗎?

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咱們還是躲在家裡種地好了。

沒有人想到去外面尋找出路!

趙禎在看著趙仲針。

第一個問題趙仲針的回答是『人定勝天。』

人能從自然中尋找到更多的財富。

而後面對富弼有些勉強的反駁,他直接回應以『向外擴張』

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答案。

這個少年銳利的讓人覺得刺眼。

大宋的皇儲和帝王從未有過這等銳利,所以富弼覺得有些心慌。

於是他看向了沈安。

他希望這是沈安的態度,而趙仲針只是鸚鵡學舌。

可沈安卻只是在微笑著,並有一些驚訝之色。

顯然這個回答是趙仲針自己的選擇。

如此才讓人感到震驚。

趙禎悚然而驚,他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好是壞,可卻知道這代表著進取之心。

他是守成之君,這一點他自己清楚。

一代守成,下一代呢?

漢初受辱於匈奴,幾代君王臥薪嘗膽,最後由漢武帝一朝復仇。

這是最能激勵帝王的事跡,但文人們卻每每把漢武帝的武功歸咎於窮兵黷武。

富弼覺得趙仲針的這種想法很危險,他正準備反駁,趙禎卻說道:「此事就此作罷。」

官家攔截了後續的辯論,這是什麼態度?

趙仲針行禮告退,他是昂著頭走出了大殿,身後是沉默的君臣。

他們覺得自己失敗了。

他們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暮氣,並有些不知所措。

沈安被趙禎留了下來。

他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這些君臣被趙仲針的一番話給弄懵逼了。

一個循規蹈矩,做事不肯越雷池一步的地方,突然來了個不肯守規矩的少年,一下就被炸懵了。

歷史上趙仲針進宮之後,有一次竟然穿著盔甲去見曹太后,那時的他就想著要用刀槍去為大宋贏得尊嚴,贏得新的土地。

相比於守成的趙禎,這個少年才是大宋的英主!!!

趙禎坐在上面,面色百變。

怎麼評價趙仲針的話?

宰輔們也在等著答案。

趙禎突然問道:「天下財富有定數,你如何看?」

他在懷疑,懷疑這一切都是沈安教的。

富弼更是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