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生來錄取的。你們也知道,現在各個省市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都是不一樣的,只要小怡能再努力一下,想進清華北大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關於高考分數的全國不統一歷來都是廣大考生及家長們最關心也最為不平的熱點問題,同樣的高考分數,在河南、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可能連稍微熱門點的二本都上不了,而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卻能輕鬆進清華北大、同濟復旦,同為清華北大的學生,各省錄取的分數線相差最多時甚至可以達到一百多分將近二百的驚人差距。雖然高考分數差異的背後有著複雜的各種原因,但落實到具體考生身上卻是一種不公,憑什麼人生的大門僅僅因為出生地的不同而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農村的考生受教育的條件本來就差,大多數學生小學沒有條件學習外語,到了初中勉強開了英語課,教師水平跟大城市或發達地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到他們參加高考時,還要比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上等公民多高几十分(今年是140分)才能上大學。有人說農村人高分低能,且不知那些低分高能者高在哪裡?
'注:本人也是這種高考制度的受害者,以上言論也是有感而發,為不影響小說情節發展,此處只能略略說上幾句牢騷話,具體內容可見本書外篇及轉貼部分之《北京人憑什麼上北大清華?'林詩怡的媽媽也知道自己女兒的學習成績如何,聽說買上一套房子就能考上清華北大自然動心,以林詩怡的家庭條件,花上個一二百萬根本就不放在眼裡,要是女兒能考上清華北大,在親朋好友們面前也有面子。說實在的,就算小怡不上學,家裡的錢也夠她花上幾輩子的了,現在要她考個好學校也無非是出於虛榮心,怕被別人的孩子比下去了沒了面子。
接下來,大家就林詩怡是高考移民問題展開了一番討論,按林詩怡的意思,房子要買在清華北大附近,至少也要是在地鐵出口附近的,這樣以後我們三個就可以不用住校,每天都可以在一起。考慮到如果我們去北京上學的話姐姐要接著讀研究生,所以房子還要面積夠大,最好是四室二廳的,我們四個人可以一人一間。當然,這點也就是說給幾位大人聽的,到時候我們早就睡到一張大床上了,有這麼多房間還是一種浪費呢。
不過說著說著,我二位丈母孃覺得有些不對勁,她們可是興師動眾地討伐我腳踏N條船的惡劣罪行的,怎麼話題引到了去北京買房的事上了。林夫人瞪了我一眼,道:“差點上了你小鬼的當了,居然敢轉移話題。你接著跟我說明白,你和小怡小玲到底想要怎麼辦,除了她們是不是另外還有女朋友?”
事到如今,我也豁出去了,正色道:“二位阿姨,我是真心對小怡和丁玲好的,這點請你們一定要相信我。不過除了小怡和丁玲,我另外也認識其他的女孩子,小怡她們也都是知道的,但我們會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的。”
聞聽此言,二位丈母孃都是雌威大發,責問我為會什麼這麼花心,既然跟小怡和丁玲處了朋友還和別的女孩子有來往,是不是存心玩弄小怡和丁玲的感情。又痛悔以前怎麼就沒看出我這麼壞的本質,讓自己的女兒上了我的當,還吃了大虧。然後又轉而問起各自的女兒,追問我倒底有幾個要好的女朋友,她們怎麼這麼笨,明知道我這麼花心還要跟在我在一起,還被我佔了便宜。丁玲又被她媽媽說得眼淚汪汪的,但任憑她媽媽怎麼問也不說一句話,被逼問不過了就抬頭白我一眼,讓她媽媽來問我好了;林詩怡則是大小姐脾氣上來,頂嘴說她早就知道我另外有女朋友,但她就是要跟我在一起。
二位岳母大人拿自己女兒沒辦法,卻又把怒氣發到了我頭上,非要我說出倒底還有哪些女朋友,她們要去告訴對方的父母,讓他們管住自己的女兒不要再上我的當。
我站起身,拉過滿臉尷尬的大姐和一肚子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