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十五因為蓬帕杜夫人和杜巴麗夫人這兩個出身卑微的情『婦』而招致他人批判的教訓,路易不會忘記,這也是他第一次為了其他因素而放棄唾手可得的美『色』。然而,就算是得到了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知會,路易也沒有立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勃利夫人趕出宮廷,動作太快、太大,也容易招人話柄。

數週後的七月底,路易任命了勃利伯爵為駐奧斯曼大使的侍衛武官,作為勃利伯爵的妻子,勃利夫人自然要隨同丈夫離開巴黎。雖然沒過多久,她就又從伊斯坦布林返回了巴黎,可她並沒有再回到王后的沙龍中。

時間很快進入月,一進入月,一個好訊息的傳來便令路易的心情於瞬間舒展了起來。

月初,臥床不起的孔蒂親王終於辭世。這位路易十五時代的名將和權臣,由於軍事上的功勳和政治上的強硬而令包括路易在內的多人憂心,他的死代表著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破滅。

孔蒂親王的頭銜由孔蒂王子繼承,但是,新孔蒂親王和老親王不同。…… )他的思想雖然傾向於啟蒙思想,可並不如老親王那般激進,而且他只是一個單純的政客,並不像老親王那樣具有軍事功勳,加之他的『性』格軟弱,魄力不足,因此,他無論在任何方面都無法恢復老親王的輝煌。所以,路易並不對他這位新孔蒂親王感到憂慮。

王后照例從巴黎邀請了一群上流貴『婦』來參加她的沙龍。她的親信密友雖然只有朗巴爾親王夫人、路易絲郡主、瑪麗?阿德萊德等個別人,可作為王后,她必須對每一位有資格進入王后沙龍的貴『婦』“公正對待”。這麼做表面上是為了給予諸位夫人們以尊重,實際上卻是為了令她自己不至於“人在高處不勝寒”。

路易對瑪麗?安託瓦內特的這種安排非常認同。王后的密友只需要幾個,但王后不能一直只和這幾個密友在一起。王后必須依靠不斷地社交來充實羽翼,將那些傲慢的貴『婦』來當做身邊的屏障。當年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建立的一堆貴族禮儀,便是為了將貴族們由獨立的個體,變為國王的附庸,以將貴族威脅王室的舊往轉變為貴族簇擁王室的新景。現在,瑪麗?安託瓦內特只是在試圖恢復當年路易十四時代的宮廷次序。

這天到來的貴『婦』們除了王后的密友朗巴爾親王夫人外,還有波旁公爵的妻子波旁公爵夫人,新任孔蒂親王的妻子孔蒂親王夫人,同在貢比涅的瑪麗婭?安娜、瑪麗?阿德萊德,以及棟雷米女公爵安娜、前王后侍女官諾埃萊伯爵夫人等人。

今日的沙龍不同以往,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目的是為了拉近與新孔蒂親王夫人的關係,以將一直以來桀驁不馴的孔蒂家族收服。

孔蒂親王夫人來自摩德納宮廷,是瑪麗?阿德萊德的母親的妹妹,因為與姐夫彭蒂耶夫公爵的關係很好,所以與彭蒂耶夫家族的兩位成員——朗巴爾親王夫人和瑪麗?阿德萊德的關係也非常好。【】【】

然而,這本應該十分愉快的沙龍,卻讓瑪麗?安託瓦內特深感不悅,她幾乎是保持著沉默等到了結束。

這一次的沙龍,瑪麗?安託瓦內特還邀請了孔代郡主路易絲,可是,一如往常的幾次,路易絲郡主並沒有出現。瑪麗?安託瓦內特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在不見路易絲郡主後,便隨口說了一句:“孔代郡主又沒有來,看來她對上帝的虔誠超過了對我。”

路易絲郡主突然從聖德尼修道院回到巴黎,這件事對外的說法是“路易絲郡主令聖德尼修道院的院長不悅”,但私下的傳言則是“孔代親王出面施壓,預謀將路易絲郡主嫁給某一位身份不相稱的貴族”。這兩種說法都被瑪麗?安託瓦內特所知,使得她以為路易絲郡主正在為了自由和信仰而奮鬥。

不過,她的話剛說完,波旁公爵夫人便嬉笑著說道:“聽說路易絲郡主懷上了身孕,現在正被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