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老爸爸,簡妮絲·舍麗,這些都是愛稱,可能跟說出“我愛你”一樣溫情脈脈。

適得其所 2001年6月10日

生命中很少有意外發生,我們每個人都在履行著自己的角色,這是在我們獲得生命的第一天起就被安排好的。爸爸從小就是他家裡的寶貝,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他的母親偏愛他,為他找藉口開脫,隱瞞他的行蹤,使他能在本該上課或在爺爺的石板瓦商店幹活時去打高爾夫球。我母親也繼承了這一傳統,燒飯、打掃衛生、做各種事情。他從來沒有把這些當做自己的神聖權利,作為男性的特有權利;他總是滿懷感激。由於他的感激,媽媽也是滿懷感激;爸爸高興媽媽也就很高興。

現在,在薩莫伍德,女士們都關心他鐘愛他,幫他整理領子,為他調整長褲的肩帶,為他做最精美的濃巧克力果仁餅乾。爸爸喚起了她們母愛的天性。

現在,無論是好是壞,我來了。做事從來都不做主的爸爸,要求給他越來越多的幫助,而我,寵愛他而且樂於幫助他的女兒,是不能說不的。爸爸需要我,我需要有被別人需要的感覺。總會有像爸爸這樣的人,也總會有像我這樣的人,我們總會找到彼此的。

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我們緊緊維繫在一起,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負責任的孩子

我又收到了米歇爾的郵件:

尊敬的斯普林博士:

幾個月前我寫信問過您,沒有順從父母的意願而把他們送到了養老院,這讓孩子心存內疚,她怎麼能夠原諒自己。我還有一個問題,這次是關於我的。

我父親多年前就去世了。當我母親病重不能自理時,我不想讓她跟我住在一起,但我又不能把她拒之門外,所以我接受了她。我最好的朋友,跟我面對同樣的情況時,卻不帶一絲內疚地把她父親送到一家養老院。我就不明白了。有人怎麼能夠對父母說不,而自己感覺還不會不好呢?坦率地說,我嫉妒他們。

我這樣回覆米歇爾,一些子女能夠很容易地說不,是因為他們真心相信養老機構對父母而言是最合適的去處。他們會有這樣一些實際的考慮:·安全:“我家可以說是一個死亡陷阱——很多樓梯,滑腳的地板,沒有步入式淋浴間。”

·身體健康狀況:“我母親需要不斷的醫治,需要每天護理、治療。這些在一個提供護理服務的養老機構更容易得到。”

·財務狀況:“我父母的醫療保險只報銷在醫療機構產生的費用,如護理和治療費,但不能報銷發生在家裡的費用。”

·社會和情感健康:“我爸爸如果跟我住在一起,會與外面的世界隔絕。在一個更為活躍的社交圈子裡,如成人的機構裡面,他會感覺更好一些,會有新的朋友,甚至還會找到一位新的伴侶。”其他的子女,比你更為顧及自己利益的那些子女,把父母安置在養老機構,不是因為那是對父母更為適合的選擇,而是因為那是對他們自己更為適合的選擇。他們這麼做沒有任何內疚感,他們考慮的是以下的個人因素:·“我是在家裡工作的,需要個人空間,需要安靜。”

·“我的孩子們需要我全心全意地照顧。”

·“我的婚姻經受不住這樣的壓力。”

·“我母親對我那隻名叫奶昔的貓過敏,而奶昔必須待在我們家。”

·“我父親的要求特別多,令人無法相信的多。全日照顧他,這種事情太難了。”米歇爾又寫信問我:“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不產生內疚感呢?”

基因產生一定的作用。有些人生性就是索取者:當他們說“我”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有些人生性是給予者:當他們說“我”的時候,他們會感覺骯髒、低廉、錯誤。生活經歷也會塑造我們。如果你小的時候,祖母跟你們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