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是日本團結和領導中國一起崛起的必要條件。所以,僥倖躲過了戰爭時期清廷搜捕的日本間諜,日後都大力鼓吹中日友好,都在中國70 從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戰爭絕 版甲午建立了相當廣泛的人脈,甚至被中國的革命者看做是〃驅除靼虜、恢復中華〃的〃同志加兄弟〃。
其實,甲午戰爭中的日本間諜,正代表了這個國家的青春躁動,帶著相當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梁啟超在日本所起草的《少年中國說》,那些朗朗上口的激昂語彙,〃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不僅是對心目中〃少年中國〃的期盼,更是對當時青春日本的描摹和欽羨。正是這種洋溢著的青春氣息,令日本成為甲午戰爭後的中國學習的主要物件。當年,瀰漫大江南北的是親日情緒,而非仇日情緒。
“請在神社給我留個位”(1)
1896 年7 月2 日,甲午戰爭的炮聲早已停歇。
一位西服革履的日本人速水一孔走進了杭州的仁和縣衙門,操著流利的中文,要與知縣伍桂生商量一件大事:領回兩年前被斬首處決的日本間諜藤島武彥、高見武夫的遺骸。
這兩名化裝為和尚的間諜,在杭州被處決後,由仁和縣用棺入殮,封交地保淺土浮埋。甲午年年底,杭州同善堂又將他們移葬義冢,專門做了編號標記。伍桂生會同速水一孔,在善堂司事等的陪同下,親自辦理了兩具棺木的移交手續。
隨後,在中國官方的幫助下,日本人將這兩具棺木輾轉送回了他們的家鄉,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在甲午戰爭中被處決的日本間諜,陸續開始了魂歸故里的旅程。只有在金州被處決的〃三崎〃,因遼東半島根據《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將此當做了新領土,而就地安葬並樹碑立傳。日本人在收集〃烈士〃遺骸方面,表現出來相當的耐心細緻,併為了這些事不斷行文中國總理衙門(〃外交部〃),要求地方政府給予配合。
日本軍方也正在認真核對陣亡將士的姓名,務求為他們每個人都在靖國神社等地方擁有一個靈位。〃烈士〃的事蹟被有計劃地整理出來,一些〃烈士〃甚至被神化:比如在南京被處決的間諜楠內有次郎和福原林平,日本史料堂皇地記載道,他們被斬首後,那個劊子手就冤魂附體,不病而亡;而他們的冤魂還在刑場附近遊蕩,嚇壞了當地百姓,眾人只好將他們的屍骨重新挖出來,盛裝入殮隆重下葬,才消停下來,但那一帶很久都無人再敢居住。
日本各地則紛紛為自己家鄉的〃英雄〃,尤其是〃烈士〃樹碑紀念,全國上下在勝利的狂歡中,又將表彰〃英雄〃演變成一場民眾自發的〃愛國主義〃教育。《日清戰爭實記》中就記載了大量此類故事,其中有一個小村莊,有九人參戰,都立功而歸。村民們便立了塊用漢字文言寫就的凱旋碑,在大略回顧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過程後,說道:〃若是役者曠古所未有,是固雖聖天子文武聖德,應天順人之所致,元勳畫策適機宜之效。抑亦謂之非從軍諸子克履果毅,若貔若虎視死如歸,忘家報國之功可乎哉?是役我村中從軍者九人,皆力戰立功,相繼罷歸。於是,同志胥謀,椎牛瀝酒,以慰其勞,且將刻其事於碑,以告後昆。若夫諸子雄心奇蹟,則載在史乘,人皆知之,餘復何贅焉?〃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甲午戰爭開戰時被日本艦隊捕獲的北洋通訊船〃操江號〃,其被俘官兵也被日本釋放回國,《申報》等卻發表評論,嚴厲質問這些在日本受盡折磨的同胞,為什麼不自殺成仁呢?!至於在甲午戰爭中犧牲的數十萬將士,除了少數一些將領,如鄧世昌、左寶貴等之外,無人記得,惶論官方公祭和樹碑立傳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請在神社給我留個位”(2)
日本人的報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