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熟悉的是劉歡同志在這首歌中引吭高歌的那一句: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這句歌
詞現在已經如此廣泛地流傳於上海市民各個群體中,並與“不要搞得太好噢”、
“淘漿糊”之類一起成為這座城市的口頭禪,或者說成為這座城市的解讀密碼。
讓我講得稍微詳細一點。
如同我在《心太軟:無力時代的無力反應》一文中所說的那樣,《心太軟》這
首歌之所以廣泛流傳的一個極重要背景,在於1997年對普通市民來說是個經濟情狀
相對低迷的年度,在這樣的情狀中,昔日曾經紅火過一陣的人們此刻正承受著冷寂
的折磨,他們心情的低落、悽迷和無奈是不言而喻的,他們因此愁腸百結地吟唱著
“心太軟”,這樣的吟唱毫無疑問已突破了流行歌曲的範疇,指涉的已是我們時代
的心理和情感。
然而,所有的問題並沒有到此結束。在任賢齊先生之後我們看到了劉歡同志,
在《心太軟》之後我們發現了《好漢歌》,發現了這首歌中的致命一句:該出手時
就出手。
正有那麼多的城市男女傾心於這種致命的意味,我們無法確切地考證他們的社
會成份,但清楚不過地感覺到了埋伏在他們歌聲中的那種兇狠心情:往後,他們將
徹底地告別自己過去的錯誤,拋棄昔日那份優柔寡斷、纏綿排惻的心情,對今天這
個世界、這個時代和這種生活,他們定當機立斷,將斬釘截鐵,會毫不留情,該出
手時就出手。
如果說,某種意義上《心太軟》象徵著這座城市部分男女的懺悔心理,那麼
《好漢歌》則成了他們的復仇誓言,在他們的集體下意識中,現在,他們和這個世
界最真實的關係是也只能是“斬”與“被斬”、“捕獵”與“被捕獵”,如同百多
年以前偉大的歌德先生所教導的那樣:在命運的偉大天秤上,天秤針很少不動。你
不得不上開或下降。不做鐵錘,便做鐵砧。
有趣的是還存在著這樣一個事實,若干年前,當我們城市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