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產階級——有著最為密切的關係;又由於這個新人群似乎擁有天文數字般的收入,

他們回此在我們的城市已經濟身於豪富階層,成了和VIP一樣的人物。在上海的這些

小市民心目中,“白領”彷彿上每口逍遙地起居於“康馨花園,每天悠閒地駕駛著

“賓士”轎車,城市生活於他們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而已,並且他們完全沒有

王傑先生的那份傷感。

接著,我們真實地看見他們正被城市強大的商業集團當作一個龐大的市場。換

言之,無以計數的大小商人正將這個新人群當作提升他們渺小的利潤(但這可以使

他們產生偉大的樂趣)的最好來源。早在1994年,上海最具象徵性的購物空間友誼

商城就率先提出了這個口號:友誼商城,白領的理想世界。稍後,出於商業浪漫主

義的需要,他們又將這個口號作了修正:友誼商城,白領的伊甸園。曾經如日中天

而今卻江河日下的房產商,也許急於擺脫他們被長期“套住”的不幸命運,寄無限

希望於這個新生的人群,迫不及待地向這個新人群訴求,在他們炮製的眾多廣告中

比比皆是這樣的句子:“成功人士的天地白領男女的樂園”。我們同樣還可以看見

躍躍欲試的汽車商對這個新生人群的由衷熱情,他們不僅為我們城市的“白領”反

復地描繪駕駛著轎車(它的品牌可以是滿街都是的“桑塔納”,也可以是即將面世

的“別克”)行駛在新幹線上的這一幅動人的情景,還蠱惑和挑逗著“白領”:還

有誰像白領這樣渴望速度的刺激?

最後,我們不安地感覺到他們被全社會當作了一種象徵。譬如,在精神的意義

上,男性白領上被象徵為“歡樂”、“成功”和“無往而不勝”,也正因為如此,

在今日林林總總的視象和文字媒介中,身著精品服裝(這服裝的品牌最初為金利萊,

隨後為皮爾·卡丹,現在則分化為“POLO”、“登喜路”、“傑尼亞”和“雄”、

“杉杉”、“聖達菲”)的男性白領頻頻地與我們相見,他們從容鎮定、揮斥方遒

的氣質令你想起十月革命時期的伊里奇、二戰歲月的巴頓將軍;而他們的黃金拍檔,

那些女性白領正被象徵為“美麗”、“典雅”和“品位”,我們同樣在許許多多的

圖文媒介中看見她們那優美的身姿、迷人的神情(當然,這身姿、神情亦和下述品

牌有關:C.D、CHNALE、PRADA、尼娜·瑞屈、路易·威登、喬奇·阿馬尼),一個

廣泛地通行於今日這個社會的詞語“白領麗人”,將女性白領的精神面貌作了不容

分說的界定,同時也強行地讓你將她們與當年的朗布依埃夫人進行“通假”(尚若

你具有一點十九世紀法國上流社會知識的話)。

上述的誤解正造成若干混亂,當然它也帶來了若干的危害。

想想幾年以前,具體來說是1995年,在《青年報》和友誼商城的一次聯手的調

查中,我們城市對“白領”的物質當量還僅僅給定在月收入800元至1500元(雖說這

個給定曾經招致可以理解的非議),我們便能明白今日城市小市民對“白領”的神

化是多麼的荒謬;邏輯地推演下去,今口城節商業集團對“白領”懷抱的無比期望

也同樣盟得相當可笑,因為即使拔苗助長,這個尚在成長中的新人群也無法充分滿

足商業集回對她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