堋!薄�

20年前,當有人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公害大惑不解; 甚至還為自己的城市不曾有此等公害而暗自慶幸的時候; 城市交通擁堵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向我們襲來。雖然中國轎車化的程序相對較慢,但近十幾年來,交通擁堵已經日趨頻繁。在交通設施最好的北京,修建了二環、三環、四環後,又修建了五環、六環等大的道路工程,但交通擁堵依然不斷。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交通問題也日益嚴重。雖然目前小城市也開始出現這一問題,但還不算嚴重。然而,小城市的經濟也會飛速發展,交通擁堵也同樣難免。

近幾年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上升,以北京、上海為例,2005年新註冊民用汽車數量分別是2001年的3倍左右,其中北京2005年新註冊民用汽車數量達到萬多輛,2006年又新增萬輛,到2007年5月26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00萬輛,每天上路新車達1000多輛,市區幹道平均車速比10年前降低50%,主要路口嚴重堵塞的達60%。另一方面,城市道路建設速度相對緩慢,無法滿足機動車增長的需要。據統計,近年來許多城市道路面積的增長速度為3%…6%,而機動車的增長速度則高達百分之十幾,單位道路面積車輛逐年上升。即使像上海這樣道路建設力度很大的大城市,道路面積也趕不上汽車數量增長速度。從2001到2005年,上海市城市道路面積的年均增長速度為,而民用汽車數量的年均增長速度為。除了路與車的非均衡增長之外,城市規劃佈局不合理(如北京市二環路以內的面積僅佔市區總面積的6%,卻集中了全市機動車交通量的30%),管理體制和手段落後等,又加劇了交通擁堵。

“常常首堵,偶爾首都。”據說,這是一個不被官方承認,卻在北京市民中流傳甚廣的說法——常態下,北京交通的擁堵狀況為這座城市贏得了“首堵”之名。非常態下(比如大型國事、外事、賽事活動舉行之時),交通管制帶來的一路暢通才讓人們想起這座城市本是“首都”。

“北京哪兒最堵?”拿這樣一個問題隨便去問一個北京司機,他(她)都能不假思索地說出一長串擁堵地點:長虹橋、國貿橋、西直門橋、小街橋、中關村、杜家坎……早上,2個小時的時間內,開了不到2公里的路程,私家車、公交車上的人焦急地向窗外探望,有人在罵街,卻發現任何詞語都不足以形容眼前的一切與內心的憤慨;有人在打電話請假,卻發現能夠幫上忙的同事也都被堵在了路上;有人在倒車繞行,卻發現就連河邊的小道也是千軍萬馬擠在一處。更糟糕的是,當堵車遇到了內急,其景象怎能用“慘烈”二字描述——好容易到了廁所,又趕上長隊,一些被憋得嗷嗷叫的女孩子竟不管不顧地往男廁所裡衝。晚上,上述情景一一重演。一項調查的結果讓人幾近絕望,北京交通擁堵的晚高峰已經延長到了20點以後。

普通市民抱怨,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著名經濟學家分析,北京1年堵車大概造成60億元損失。當然,後者更具爆炸性——當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被物化、數字化之後,總是能夠引起焦慮與恐慌的。於是,相關部門開始尋找造成交通擁擠的“堵源”。最初,有人說是“面的”太多,結果,北京的“面的”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接著,有人說是計程車過剩,結果,計程車的數量被嚴格限制;再往後,有人說是不守交通規則的行人難以計數,結果,針對行人的規範頻頻出臺……然而,這真的就是“堵源”了嗎?看著依然堵得一塌糊塗的北京交通,答案不言而喻。

又是一個週一的早晨,當申城還籠罩在晨霧中時,一支浩浩蕩蕩的“上班大軍”已經出發了。上海的交通出行問題成為了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在大多數上海人都“衣、食、住”無憂之後,出行問題如今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