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之姿態,稱霸整個暑期的電視熱播劇集!

……

在《飄渺之旅》電視劇熱播之後,各大電視臺紛紛眼熱。舉著支票前來購買第二輪播放權。

除了央視之外,幾乎所有的地方臺都心動,以每集5萬元購買第二輪版權。儘管第二輪的播放權,遠遠不如首播那麼貴,但勝在有小夥伴公司一口氣賣了10多次第二輪電視播放權。

所以。第二輪播放權在國內銷售超過了3000萬。加上首輪播放權,也就意味著《飄渺之旅》第一季居然賣了5000多萬元。

而在國內賣的瘋狂,香港的亞視也加入了買版權的行列。

亞視,怎麼說呢,這家電視臺以前靠著強勁的自制劇,跟tvb斗的旗鼓相當。甚至,不少電視劇拍的都比tvb更好。但近幾年,亞視越來越傾向於買電視劇,而不是自制劇。

因為隨便拍一部電視劇,再摳門也要投資千萬元。而千萬元投資的電視劇,往往只能收回一兩百萬的廣告費。在有土豪老闆支援的情況下,亞視還是可以撐得下去。但隨著亞視換了幾任老闆,越來越不土豪,也就越來越保守,傾向於削減成本。成本最高的無疑就是每年的自制劇,所以——砍掉自制劇!

所以亞視走向了一條不歸路——買!

買電視劇,僅買香港地區的版權,往往只需要百萬元。這樣亞視靠著買劇,以及播放一些經典老劇支撐。表面上,迅速的減少了成本。但實際上,這其實是自取滅亡之道。

買電視劇,代替自己製作!讓亞視越來越喪失了自制劇能力,大量的人才沒有戲可以拍,黯然離開了亞視。然後,亞視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點點的慢性自殺。收視率下降,廣告收入下降,製作能力下降……

王啟年知道亞視後來的悽慘,但也沒有拒絕亞視購買電視劇。、

而是按照第二輪播放權的價格,以150萬港元,把《飄渺之旅》第一季的香港地區電視播放權,賣給了亞視。

這個價格,已經相當優惠了!

亞視拿到了《飄渺之旅》後,很快就投放到市場上。結果,收視率居然壓制了tvb同期播放的《戀愛自由式》。亞視的收視率一度漲到41%,蓋過了tvb的風頭。

一直到後來,tvb把《金枝欲孽》這部逆天神劇推出,才又恢復了收視率的絕對領先。

不過,即使《金枝欲孽》播映期間,《飄渺之旅》在香港收視率,也超過了35%。除掉不喜歡看電視劇的觀眾之外,其他主流觀眾基本上被兩部熱劇所瓜分。

看到《飄渺之旅》的厲害,亞視自然是越發堅定——自制劇不如外購劇!

……

在《飄渺之旅》第一季,風頭正勁時。有識之士,已經開始來爭奪第二季的播放權了!

第一個有魄力的是芒果臺!

芒果臺的臺長舉著支票,希望以5000萬元的天價,直接買《飄渺之旅》第二季的獨家版權。

這個價錢,相當於是第一季的銷售額。

考慮到,第一季的銷售過程,是付出了一定市場營銷成本的。所以,第二季直接以5000萬元,把國內的獨家電視播映權賣出,可能更賺錢。

現在市場證明了,《飄渺之旅》收視率,不亞於瓊瑤劇。嗯,甚至領先於金庸劇,為什麼呢?

因為,金庸劇14部小說,少則被翻拍了三五遍,多則翻拍了十多遍。由於,一再的翻拍,觀眾對金庸劇已經非常熟悉,所以,金庸劇收視率可以達到比較高的水準,很難撲街。但由於失去了懸念和新奇感,金庸劇本身已經越來越難奪下收視率冠軍了。

瓊瑤劇的優勢在於——瓊瑤的小說,賣的不如金庸。沒看過瓊瑤小說的大頭人在,此外,早年瓊瑤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