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你是我遇到的導演中,最令人頭疼的一個了!”謝霆鋒誇張的說道,“背臺詞,背的人抓狂!”

“你臺詞才多少句?我的臺詞才更多呢!”鄭伊健笑道。

“你主角嗎,若是混我當主角,我也願意把劇本倒背如流!”黃曉明有點羨慕的說道,“我就只演一個壞人!”

“壞人好啊!”王啟年說道,“觀眾印象會很深刻的。而且,你這個角色,就像萬磁王一般,是壞,但也很有魅力!如果今後拍什麼《海虎》外傳,完全可以換個角色洗白,讓你當主角!”

“是嗎?”黃曉明眼鏡一亮。

一般電影巨星耍大牌,改臺詞和劇情,讓劇組迎合他。在《海虎》劇組幾乎是沒有的,不能說按照劇本一字不改的拍。但,大家至少再辛苦也是趕著熟背臺詞。

把臺詞背熟,似乎是演員的義務。

但這年頭大牌們,很多根本都不理會所謂的義務。劇本看都不看,字數少的臺詞會記一下,複雜的臺詞因為懶得費腦子琢磨,才要現場迎合他,改劇本和臺詞,避免“背書”辛苦。

簡單說,這年代很多演員都不會表演了,主要都是態度的問題。舞臺劇的演員,臺詞都要背的很認真,一場戲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中途一口氣演出來。這才是誠意、態度,更可以磨礪表演技藝。

影視演員誰在王啟年劇組抱怨背不了臺詞的,都會被他像嚴苛的班主任一般,一點點的硬是要對方背下來。

劇組的明星們,一點沒怨言的不可能的。但王啟年壓著幾個月時間,大棒和胡蘿蔔並用,把電影順利拍完也是不容易。

拍完之後,眾人還是懷念,這個高強度的拍戲。(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海虎》和《英雄》

《海虎》電影殺青時,包括人工和拍攝成本,花費了5500萬元。剩下4500萬元,可用於後期製作。

對於好萊塢頂級特效大片而言,4500萬港元的後期特效,自然是二流水平。但在亞洲砸這麼一大筆錢做特效,確實算是大手筆。

除了像《英雄》這部3000萬美元的大片之外。

《海虎》對於特效的重視,已經達到了亞洲頂級水平。比《風雲》、《中華英雄》、《拳神手套》、《少林足球》等等最近幾年的華語特效電影,都要超出一個檔次。

而且,相對於《英雄》大量特效是好萊塢特效的特效師做出來的。《海虎》才算是集中華語電影行業特效精英,代表華語電影特效水平的新里程碑。

“朱先生,久仰了,您80年代既非常有眼光創辦了先濤數碼,是亞洲電腦特效的先驅,不僅僅是香港,大陸、韓國、日本,都有您的徒子徒孫,可以說,沒有先濤數碼,亞洲的電腦特效,發展至少會遲緩數年!”王啟年笑道。

“呵呵,我有你說的這麼偉大嗎?”被王啟年這樣的知名大導演吹捧,先濤數碼公司主席朱家欣不禁有點得意。

其實,朱家欣早年倒不是立志於推動亞洲電腦特效技術這麼狂妄的想法而創辦先濤數碼的。而是因為——在電影行業他高不成低不就,僅是一個二三流的人物,所以,一直找一些競爭不激烈,別人不做的空白領域去做,最終。他選擇了做電影特效。結果,先濤數碼逐漸做成功了,成為亞洲最具品牌口碑的特效工作室。

與美國的特效工作室相比,先濤數碼自然是不夠看了,但是此時的先濤數碼,在亞洲幾乎是沒有對手的。

即使再過十年。先濤數碼也是亞洲最著名的動畫特效公司。

王啟年的小夥伴公司雖然也搞影視特效,但不得不承認,跟先濤數碼對比,還是有一點差距。

如果說先濤數碼已經做到世界二流,亞洲第一流的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