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3d大片,才能跟《四大名捕3d》相提並論。

當然了,《四大名捕3d》的上映,是要排在《阿凡達》的後面,這樣才可以更好借《阿凡達》的勢!

任何一個市場觀眾都有一個特點,對某個賣點感興趣之後,就不斷尋找類似的產品,一隻到觀眾膩味了,這個賣點才會成大俗套。

比如,當初香港的殭屍片出來,無數導演跟風拍殭屍片,一開始幾乎每一部都能賺到錢,再到後來,觀眾膩味了,殭屍片拍一部撲街一部。

當然了,這並不能怪觀眾,只怪跟風者太多,不懂得節制。若是懂得節制的化,可能殭屍片的熱度會保持更長時間。

如好萊塢的喪屍片,很早就問世了,但流行了幾十年,依然還有市場。這主要是因為好萊塢比香港電影人更懂得節制,不會短短几年就拍出幾百部跟風作品,徹底把題材拍死掉。

雖然,王啟年的《四大名捕3d》是打算跟風《阿凡達》的,但這種真3d,門檻的比較高的。好萊塢巨頭都做了大量偽3d騙錢,由此可知,短期內真3d電影不會太多。

所以。也可以讓《四大名捕3d》的跟風收益最大化!

跟風也是將就技巧的,需要在這股風力最強的時候跟,才有可能利益最大化。跟風遲了,風力已經變弱了,那最好還是不要跟了。

因為,第一批風格者會獲得超額收益。第二批跟風效果平平跟不跟風的效益差不多。第三批才跟風的,題材已經爛了,再來跟風,等於是逆風而行,還不如自己原創,在題材已經爛俗的世道下跟風,除非能推陳出新,否則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不過,若是能推陳出新。那已經不是跟風範疇,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進一步創新了!

所以說,要跟風,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任何一點沒有做好,那麼跟風會可恥的撲街……

而作為重生者,王啟年最得意的是,自己有特別的跟風技巧!讓他的跟風。總是恰到好處,利益最大化時期跟風。充分的借了對手的勢!

“老闆,這個狼群的部分,目前是用哈士奇代替,畢竟,用真狼的話太危險了!”技術人員表示說道,“好在。我們使用計算機建立模型,以及動作捕捉什麼的,都已經非常先進。今後,技術再發展下去,甚至。演員對著空氣表演就行了,很多場景和對手,都可以在電腦裡面完成。”

“是不是可以做到,只要把人的臉部表情模型採集下來。今後,甚至都不需要演員,電腦裡面用演員的臉,程式進行表演!”王啟年笑著問道。

“暫時不太可能,畢竟,人的臉還是太複雜,人的動作,完全真實的動作和互動,電腦不可能完全模擬出來,目前的計算機還沒那麼智慧!”技術人員抱歉說道,“不過,未來有做到!甚至,透過動作捕捉建立模型,完美的製造一個演員在電腦中虛擬出來的模型,我們在電腦上操作,就可以讓虛擬的人,做出跟真人差不多的動作反應。可能演員死掉了幾百年後,他卻依然活躍在影壇,因為,生前被動作捕捉裝置拍攝了他各種各樣的表情和動作。資料採集足夠多,不遠的未來,可以樂觀的說,一些大明星我們不需要他本人來參演了,只要他授權我們用他的臉和聲音,這樣,我們隨便用其他的演員進行表演,然後,電腦裡面把他的臉替代成最紅的大明星就可以了!”

聽聞技術人員的說法,王啟年很感興趣;心中打定主義,小夥伴公司將會加大這些前沿技術上的投資。今後,小夥伴不能僅僅滿足於跟在好萊塢的後面模仿,總會有一天,要讓好萊塢的同行跟在小夥伴公司的後面模仿。

王啟年對於這種先進的技術感興趣!

但現場不少的大明星們有點傻眼了,要是計算機真的做到那般地步,那麼他們這些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