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為不能製造劉繇,所以才投靠的孫策。並不因為孫策有德有才有勇。而實際上,在他們投靠了孫策之後,也並沒有發現孫策有什麼德有什麼才有什麼勇。當日一戰,取勝的直接原因是蔣欽和周泰,這也罷了。隨後第二仗,蔣欽、周泰帶周瑜到壽春去遊說陳武。周瑜成功了。蔣欽、周泰對周瑜就有了幾分欽佩。自壽春南下,在是否應該南下的問題上,蔣欽、周泰是不太明白的。南下之後,在曲阿,陳武上陣與張英單挑。對陳武,蔣欽和周泰是知道的。以往,陳武是官,蔣欽、周泰是匪,沒少交戰。不過,蔣欽、周泰倒是不恨陳武。因為陳武乃是職責所在嘛。隨後,曲阿一戰,周瑜讓蔣欽、周泰上陣,戰鬥因此而勝。與孫策全然無關。
總而言之,蔣欽、周泰對周瑜印象不錯,但對孫策,除了知道孫策愛發怒之外,就沒有什麼認識了。在這種情況下。眼見建業兩千士兵是那樣的生猛,蔣欽、周泰就萌生了退意。倒並不是說,二人立即就會轉投建業。只是說,他們不想為了孫策,把自己的命搭上。
……
太史慈、于禁率隊過來了,而且是打著火把過來的。用成語來形容,就是明火執杖。當然,這裡的杖,不是木杖,而是兵器,也就是鋼刀。打火把。是為了使得戰場亮堂一點。越是亮堂,就越能看清哪些是敵人哪些是自己人,因而就越是能夠儘快地取得勝利。
孫策計程車兵在暗處。甲丙兩隊士兵因為打著火把,就在明處。假設孫兵有足夠的弓箭,那是極為不利的。但孫兵偏偏就沒多少弓箭。最早,陳武自壽春投降的時候,有一批弓箭。但那批弓箭卻在攻建業城的時候,與城牆上面的守軍對射中用光了。
包抄的八千人到位了沒有?應該說,基本到位了。那八千人,要多走一些路程,因而需要多花一點時間。但甲丙兩隊在與五千孫軍對峙的過程中,已經用去了不少的時間。再經過廝殺,又用去一些時間。因而,包括的八千人都應該到達了該到的位置。
只不過,那該到的位置卻並不是合適攻擊的位置。那是因為,前面孫策的人馬是在埋伏之中的。埋伏之中的孫兵,應該是沒有什麼動靜的。在那種安靜的環境裡,包抄的八千人就不能走得太近。太近了,就會被孫兵發現。因而,那個該到的位置,距離合適的攻擊位置,還有一定的距離。
如今,甲丙兩隊打著火把過來了。雖然說,他們並沒有喧譁,但他們卻一點都沒有掩蓋自己的動靜。埋伏中的孫策士兵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就集中在甲丙兩隊的身上。
……
預料之中,應該是孫策的人馬逃跑,建業計程車兵追趕。待孫策這邊逃跑的人堪堪出了淺谷,追趕的建業士兵大部分進入淺谷的時候,發動伏擊。現在的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在這些建業士兵的前面,並沒有逃跑的孫策士兵。孫策的那些士兵到哪兒去了?
因為這麼一個疑慮,孫策的埋伏暫時沒有發動。甲丙兩隊士兵共一千九百人全部進了淺谷。這個時候,他們不需要再與敵軍對峙。太史慈走在隊伍的最前頭,那是為了準備對付孫策的。于禁走在隊伍的中間,這是為了指揮隊伍的。于禁一聲令下:“停止前進。扔火把!”
甲丙兩隊士兵立即將火把扔了出去。但是去扔得不甚整齊。有的扔向左面。有的扔向右面。有的發力扔向遠處,有的就輕輕一丟,扔在近處。淺谷兩旁樹林並不密集。扔火把也不足以點燃兩側的樹木。只不過,這一扔之後,到處都亮掌了。孫策計程車兵,本來就只是隱身於黑暗之中,而並沒有什麼掩體或者樹木遮擋。火把一扔,孫策計程車兵就****無遺了。
愣了,不僅僅是孫軍士兵,就連孫策本人也沒有反應過來。當然,孫策並沒有愣多久。也就是三秒鐘左右吧,孫策就大喝一聲:“孫策在此!”打馬往中間道路上走。孫軍士兵聽到孫策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