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臉,深感心寒,想到自己已年過五旬,身體又多病,不如辭官回鄉,頤養天年,於是他上疏請辭,皇上巴不得他馬上離開山西,很快批准了他的請求。
魏允貞與兒子廣微告別了山西父老 ,並沒有驅車直奔家鄉南樂(河北大名),而是取道高邑,去探望數年未見的老朋友趙南星。
趙自罷官後,便在東門外蓋了個園子,取名芳茹園。園子不大,有石有池有蘭有竹,園中還種植了青蔥、白菜、紅棗、丫梨等,每日趙南星在這裡種菜讀書,時而飲酒時而作“小令”自娛,日子倒也過的有趣。這一天正逢夏末,園子中滿眼紅綠,他心中有感,隨口吟出了一首《僥僥令》:“許身追稷契,無力正乾坤。不如嘯傲紅塵外,閒看那逞乖覺得意的人。”
儕鶴先生在詩賦詞曲中,獨愛元曲,他寫得曲子多用市井謔浪之語,常用的曲牌有《一口氣》《山坡羊》《喜連聲》《銀鈕絲》等,曲中常雜取村謠里諺,別有一番唾罵笑傲的風格。他吟過了小曲後,又來到池塘邊,觀賞起雨後的紅荷,就在這時,魏允貞父子在鄰人的指引下,走進了芳茹園。
趙南星一見老友喜出望外,他笑呵呵說:“見泉(魏允貞號),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魏允貞一付輕鬆的樣子,回答說:“我告老辭官了 。如今這官兒當得受氣呀!”邊說邊用眼睛環視了一番園子的四周,用羨慕的口氣說:“還是你這裡好 !村居野味自得其樂,還能長壽呢!”說罷不由地吟出兩句詩:“浮名不可戀,芳草又萋萋。”
趙南星含笑說:“你撫晉八年,愛民如子,廉名在外,可好官並非能得好報啊 !辭官也好。看,你才比我大幾歲,頭髮鬍子全白了。”
接下來,兩個人一塊兒分析了礦稅的趨勢,魏允貞說:“無非是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亂。”趙南星點點頭說:“我看礦稅造孽也快走到盡頭了,多則三、五年。見泉,天地有正氣啊!”
隨即 ,魏允貞把自己的兒子廣微介紹給趙南星。趙素有看相的本領 ,他見廣微嘴大於常人,便記起相書中的一句話:“口大容拳,出將如相” ,莫非這個年輕人日後能入閣,能登堂拜宰相 ? 他又仔細觀察了一下廣微的眼鼻,相書上說“邪正看眼鼻” ,他發現廣微的鼻子像鷹嘴,他覺得有點不妙,鼻如鷹嘴,顯示內心險惡;而廣微的眼睛,又是白多黑少,趙南星曉得此乃“狼眼”也,狼眼暗示此人無德無義。趙南星有幾分不快,心中暗說:“這父子二人相差甚遠,見泉清操絕俗,而此子日後實屬難料?”其實,魏允貞未嘗不瞭解自己兒子,去年兒子廣微中了舉人,特地從家鄉來山西探望父親,並準備參加今春的會試,但遭到允貞的反對,並禁止他入京赴試。允貞對妻子說:“這孩子是個破犁犢,一得志,必壞了我家的名聲 !”
不過,眼下廣微還是很敬佩趙南星的。他早就聽說過趙叔叔編寫過一本《笑贊》,裡面收錄了不少笑話,其中有一則,名字叫《刮地皮》,講得是宣州刺史王知訓,進京朝見皇上,皇上設宴款待他,席間出演節目。一個演員扮神仙走上臺來,“差人”問他何人 ?神仙答我是宣州土地爺 ,王刺史升官進京,把宣州的地皮都捲了來,我老兒無處存身,只得跟著進京!……每當 想起這個笑話,廣微都會笑個不停。
趙南星摘下了自己種得梨桃葡萄,來招待魏允貞父子。閒談中二人提及萬曆初年他們一起入仕的幾位好友,如顧憲成鄒元標湯顯祖,還有趙南星自己,都已淡出政界,只有李三才還在官場馳騁,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