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接著問“頭目” :“大哥,你說吧,該怎麼處置這坑害忠良的奸臣?”其中一個弟兄喊道“乾脆給他一刀,讓他見閻王算了!”霍維華聽了從頭涼到腳,他明白遇見了仇人,來者是給王安復仇的。他忙磕頭如搗蒜,連聲求饒。只見那“頭目”狠狠踢了他一腳,說:“殺了倒便宜他了 ?弟兄們把他大拇指給剁下來,看他以後還搖筆桿子害人不 ?”隨著一陣贊同聲,霍維華的右臂被人牢牢抓住,緊接著一個弟兄飛快的舉起刀朝霍的拇指削去,只聽慘叫一聲,霍維華疼得歪倒在地上。……

月上中天,“頭目”和幾個弟兄騎馬快速朝京城方向奔去,等大家摘下黑頭套,彼此互相望了望,竟痛痛快快大笑起來。原來“頭目”竟是汪文言,而幾個弟兄則是汪家的家人。當汪文言一行趕回家中時,天都快亮了,紅玉早已備好了酒菜,正準備給他們接風呢 !

剛進了十月,福建道御史周宗建便向皇上遞了《首劾客氏疏》。疏中斥責客氏不過“微勞薄行” ,居然享受一品夫人的待遇;無功受祿,居然得到“重土名田”的封賞,實屬恩賜過當。疏中針對客氏不願離宮,尖銳指出她“戀上不捨,必有所圖” 。

周宗建是蘇州吳江人,也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有遠見,遇事敢言。十歲時聽父親講楊椒山彈劾嚴嵩的事蹟,竟拍掌大呼“楊公大好死 !那嚴嵩遺臭萬年 !”中進士後,曾任縣令六年,人們對他的評價是:縣無欠稅,道無拾遺,民樂其業,讀書人一心向善。天啟元年周宗建調到京城任御史不久,便發現客魏朋比為奸。當時有人認為客魏容易對付,說他二人就像壁鼠,沒有多大作為? 周宗建不以為然說:“小毒蛇已變成了大蛇,乘霧便不可###也!” ,於是首次點出客氏之名,上疏進行彈劾。在明代,御史的權柄極重,常被稱為“風霜之任” ,他們彈劾不法,令百官震恐。都察院下設的十三道御史,官階不過七品,卻可以代天子巡查各方,稱“巡按御史” ,冠以欽差身份。無須置疑,御史參劾內宮,也屬於他們的職權範圍。因此周宗建“首疏”一出,反響極大。

皇上朱由校聽太監讀過後,十分反感,他心說這是朕的家事,奉聖夫人哺育我長大,就相當朕的母親,沒有功勞還有辛勞呢,做兒子的賞賜給母親點東西,難道還必須外臣批准嗎?再說奉聖夫人留在宮中,伺候朕的起居飲食,讓朕過得舒舒服服,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再說,朕還沒報答她的養育之恩呢?他越想越生氣,氣哼哼地把周的奏疏,仍在了一邊。此後,又有一些言官上疏談論此事,要求客氏出宮,朱由校皆置之不理,連聽都不聽。直到有一天,次輔劉一燝鄭重其事的向他談論此事,指出客氏滯留宮中,無任何道理可言,皇上一時竟無言可對,只得下旨命客氏出宮。

客氏出宮時,乘錦玉輦,隨從宮女數百人,各個手捧御爐,氣派賽過皇妃省親。客氏出宮剛一天,十七歲的皇上便寢食不安,他傳諭內閣說:“(客氏)今日出宮,朕午膳至晚未進,暮思至晚,痛心不止,令(客氏)速進宮奉慰,外廷大臣不得饒舌。”劉一燝等閣臣讀了聖旨,真是哭笑不得。

第二天,客氏又被召回了宮中。皇上為了表示歉意,特地提拔客氏的兒子侯國興、 那個肥蠢異常坐下就瞌睡的花花太歲,做錦衣衛指揮僉事。

御史周宗建目睹了皇上朝令夕改,客氏去而復歸的情形,心中無比氣憤,便又第二次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