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的研修課程。我也經常告訴學員們:如果你要學習的是理論、是知識與技巧,那麼,花這麼多天的時間,花這樣高的代價到這兒來太可惜了。如果你想成功,只要到書店買一本“成功之道”;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想要改善人際關係,隨時可以到書店,花幾十元買一本“如何成為快樂的人”或一本“如何建立人際關係”的書讀讀,那裡面會告訴你所有的方法、技巧和理論,而不需要參加生命潛能的研修課程。

如果問一個小孩:“小朋友,你知道一個人要怎麼樣才會成功?”他一定會說:“一個人要有恆心、有毅力、有自信、不怕失敗、勇往直前才會成功。”這是連十幾歲的孩子隨時都可以回答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世界上成功的人,快樂的人,卻是如此少呢?這使我想起一句話:“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我們可以回頭看看在現代的教育制度下,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現在的教育偏向於知識的收集、資訊的累積與技巧的學習,主要教孩子學會怎樣在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怎樣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很少教孩子向內自省,和自己的存在在一起。整個時代的價值觀和文化,都教我們如何修飾外在的自己,偏向外在的價值,在外在的世界尋找我們所要的;而沒有一個教育系統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內在才是最豐富的寶藏,我們存在的每一個剎那才是真實的。

記得小時候和鄰居小孩一起玩兒,碰到意見不同或有衝突的時候,我就已經學會告訴對方“我爸爸怎樣說,我媽媽怎樣說”。用大人所說的來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再長大一些,上學了,回到家裡,和家人意見不同時,就開始會說“老師怎樣說”。再長大一些,我們從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會開始說“孔子說、孟子說、某某人說怎樣”。甚至我曾經看過兩個小孩在玩遊戲之後,有一個小朋友不認賬,另外一個小朋友告訴他:“孔子說不可以耍賴。”我不記得孔子說過這句話。或許這是一個笑話,但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活在“別人怎麼說”的世界裡,卻很少回頭看看自己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的需要是什麼?自己的想法是什麼?我們總是要藉著外面的世界和許許多多別人的經驗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我們學會了累積許多知識與技巧,總是要用“別人覺得那是對的”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這就是知識與經驗最大的不同。

智慧的殿堂(2)

在真實的人生裡,我們經常像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腦子裡裝的都是一些知識,都是一些別人告訴我們所謂“對的”情況。可是有一天,突然另一個人告訴我們“不,這是錯的,應該那樣才是對的”時,剎那之間我們會陷入困惑、迷惘、掙扎而無所適從。因為在我們的內在沒有自己生命的經驗作為智慧的根本,在我們生命裡沒有覺醒、沒有洞察。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我們一直依附在這個社會和歷史的一些人物上。當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現實環境產生衝突時,就開始有了掙扎和衝突;當我們所學的“好壞對錯”與他人所學會的“好壞對錯”發生對立、衝突時,就會產生人和人之間的衝突與對立。像這些只在腦子裡的學習, 它沒有經過生命的經驗,沒有經過自我的洞察、覺醒,都只是屬於知識層面的。

如果那個剛念小學一年級的你,當天沒有碰到校長,回到家裡媽媽給你一個蘋果,爸爸下班回來又給你一個蘋果,加起來剛好是兩個,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