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飛……飛毛腿導彈?
眾人都被這話逗笑了,觀點對錯暫且不論,但是張燦這個語言方式講三國,確實是很好笑的。
眾人都在笑,趙廣孺卻沒笑,
這個事情,為什麼他覺得張燦說的還有點道理呢?!
似乎察覺到趙廣孺的心境亂了,張燦乾脆盯著他,繼續說道,
“第二,你不是走到城樓跟前了嗎,你不是看見他在那兒撫琴神色自若嗎,你不是聽見他琴聲不亂嗎,他不還跟你打招呼說來來來上城來聽我撫琴嗎,都聽得清清楚楚嗎,可見距離不遠,你派一個神箭手把他一箭射下來不行嗎?”
他是看著趙廣孺說的,而趙廣孺,就站在那裡。
旁邊的觀眾都忍不住點頭了。
但是這時候的趙廣孺,很尷尬啊。
要知道,剛剛張燦是提問他的,他們現在不僅是在看電視,看現場,看戲,他還被迫站在這裡,和張燦辯論呢!
你們不要再點頭了!
張燦卻頓了頓,又說出了第三點,“按照郭衝的說法,或者按照羅貫中的說法,也就是大家心裡一直的想法,雙方兵力十分懸殊,有說司馬懿二十萬大軍的,有說司馬懿十幾萬大軍的,你把這個城圍起來,你不是十來二十萬人嘛,你把它圍起來,圍它三天,圍而不打行不行?幹嗎調頭就走呢?”
張燦看了看下面,又重複了一遍,“為什麼呢?”
趙教授雖然沒有被點名,但是如坐針氈,為什麼啊?
他哪知道為什麼啊!
教授不當了,委屈,老是問我為什麼!
趙廣孺沒有回答,他完全回答不出來。
在場的觀眾就更不知道怎麼說了。
這些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甚至也沒有聽說誰研究過這個問題。
而張燦,一個歌手,一個演員,一個作家。
他竟然在有著這些身份,忙著這麼多事情的時候,還研究了這個問題,甚至推翻了原有的想法。
而張燦的論據中,無一不是有眾多的資料來論證的。
這個人,比諸葛亮還要可怕!
哦,不對,諸葛亮是個假的。
啪啪啪
不知道是誰,帶頭鼓掌。
緊接著,大家都如同恍然大悟一樣,也跟著鼓掌。
掌聲如雷鳴般不絕於耳。
講的太精彩了!
張燦無奈的停了停,用手示意大家不用太激動。
“關於三國,我們要讀的是這樣一本書,就是陳壽的《三國志》,這是一部不朽的史學著作《三國志》。可以說是一個真實的三國。陳壽是一個治學很嚴謹的人,因此它雖然收集到了很多材料,他都對這些材料進行了甄別,但凡他認為不可靠,或者存疑,或者靠不住的,他一般地說是不會寫進他這本《三國志》的。因此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三國志》非常的簡略。”
《三國志》一直可以說是瞭解三國的必讀之作。不過很可惜,在這個世界,《三國志》並沒有那麼多人知道,也不被大多數人所知曉。
所以張燦肯定要安利一下了。
“《三國志》是一本非常嚴謹的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在當時就受到了很大的讚譽。而我之前所說的資料,大部分出自一個叫做裴松之的為陳壽的《三國志》做的注。而裴松之的這個注和一般人做的注是不一樣,裴松之把他所能看到的史料,包括陳壽看過不用的,也包括陳壽沒有看到的,他把它收集起來,注在陳壽的原文後面,這就大大地豐富了三國的史料。”
張燦一邊講,眾人則掌聲不停。
趙廣孺也是研究歷史的,但是他並不是專門研究三國的,所以對於《三國志》,他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