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尚書令大人要做這件事,其所遇到的阻力也絕對會相當巨大,而且一旦開始,就很難結束,做成難,不做,那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到時候只能引咎辭官一條路啊。」魏言輕已經看透了事情的本質。

雖說這件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很多人都看出來了,但不得不說,楚弦借用常水縣丞的『建議』來推行這件事,的確是做的很高明。

至少,這件事楚弦可以裝模作樣假迷三道的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評判。

首輔閣級會議上,楚弦先是將這個建議批評了一番,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楚弦精神分裂的時候,楚弦又是話鋒一轉,開始說起這個建議的好處。

這意思,大家都聽明白了,這件事,我自己先批判,然後一會兒你們就可以閉嘴了。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好在首輔閣級別的官員,絕大多數都是真正的上位者,他們眼中,一切事務都是要以聖朝為重,知道官員改制有利有弊,但好處,肯定是要遠遠大於壞處。

「楚大人,官員制度的問題,說實話,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在首輔閣裡提出過,但後來也是不了了之,聽說司徒大人更早的時候甚至想要推行過,但三天時間裡,各州地抨擊的奏摺就送來了數百份,當中更有一些人言詞激烈。」

說話的是楊真卿,他最近一段時間倒是很少發言,此刻居然是頭一個開口,倒也是稀奇,而且更稀奇的是,他居然是贊同了楚弦的觀點,只不過也同時潑了一盆冷水。

旁邊大司徒嘆了口氣:「這事兒,楊太師你還記得?不錯,那是很久以前了,我做吏部尚書的時候,曾經想要推行改制,削減官位,對下,可減輕負擔,提升效率,對上,可權利集中,對戶部的開支也有好處,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那些謾罵,我倒是沒怎麼在意,當官嘛,不被人罵那就不正常了,總有一些人對你不滿意的,真正失敗的原因是在下屬官職的劃分上,吏部拿出的方案有缺失,最簡單的,運河監管,船隻、倉儲、貨運,都得有專屬的官員,而且還得詳細劃分監管、文書、帳目、光是護衛河兵,羅列下來的官吏就有數十種,精簡之下,一人身上職權擴大,有時難以顧及周全,這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官員體系雖然是臃腫,但卻難以下刀,所以這才不了了之。」

聽到這話,首輔閣其他幾位官員也都是連連點頭,尤其是現在的吏部尚書,更是感同身受:「官員臃腫,這是事實,但增加官員位置,也的確是有具體的考量,當然,各地也有一些無關緊要的職位,可以消除,但數量不多,意義也不是很大。」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即便是要動官員體制,最多也就是小打小鬧而已,不可能有什麼實際的效果。

如此剩下的那一點銀子,還不夠這折騰一次,有些得不償失。

而其言外之意,就是這麼做,沒有什麼價值和好處。

楚弦聽的很認真,基本上可以確定一件事,至少是在首輔閣內,對官員體制的臃腫那是共識,但為何臃腫?

也是因為實際情況不斷增加出來的結果,就像是剛才大司徒舉的例子,河槽營運,得有文書帳目的官員紀錄吧?沿路也得有倉儲官吏來官吏吧?還得有專門的護衛守護,有的官吏或許清閒,但卻不可能沒有。

眼下最大的矛盾,也就是在這一點上。

有的位子的確是意義不大,但又不能沒有。

以前很多次官員制度改革,也是卡在了這裡,沒法子再進行下去。

這個時候問題說完了,楚弦開口說話了。

「有的時候,需要快刀斬亂麻,但有的時候,就需要庖丁解牛,需要將看似一樣的事情區分開來,就如大部分時候,各地河運、陸運倉儲是兩張皮,而遇冬季,河道封閉時,數月時間倉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