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減到了最低,只能簡單的說明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結論,有興趣的同行往往要重新聯絡作者,才能弄清楚他究竟做了什麼工作。
最慘的是被縮減為通訊,也就是編輯用幾句話說明這個研究,至於詳細內容,請移步副刊或者其他期刊閱讀。
如果臉皮夠厚,幾句話的通訊,也可以說是登上了《細胞》,某些教授甚至將之堂而皇之的列入自己的簡歷,不過,真正的論文,至少八頁的長篇,有圖表有資料,能夠完美的展示作者的研究情況。
期刊裡的8頁,放在單行本里,應當是16頁或18頁。楊銳沒有直接翻到最後看頁數,而是一頁頁的翻過去。
楊銳如同挑食的孩子似的,幾乎是一粒米一粒米的吃著主食。
他做的專案,他發表的論文,從頭看到尾,就像是重歷過去半年多的努力與掙扎似的。
八頁翻過,依然是論文。
十六頁翻過,依舊是論文。
第二十頁,出現了滿滿的一組資料,正好是專案第一階段結束,證明誘導突變基因成功。
理查德也是在這個階段失去了競爭力。
楊銳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笑容,後面還有兩個階段的實驗要撰寫說明,看來是長文沒錯了。
而在他的右側,劉院長的手都抖了起來。
……
七月第一天,求月票!
……
第466章 聚寶盆
劉院長像是被撓癢的貓兒似的,眼睛眯著,下巴微微抬起,雙手享受式的託高《cell》,以適應自己目光的新高度。
而他的目光,一瞬不瞬的盯著《cell》的內頁,彷彿那裡有一條鮮活的美魚。
劉院長保證,這是他看過的最美的一本外國期刊。
因為《cell》竟然將楊銳的論文安排在了目錄後的第一頁。
整份期刊的第一個位置,是屬於楊銳的。
儘管還有封面論文和封底論文與之相競爭,但這幾乎就是最好的位置了。
而“rui…yang”前面的北京大學的英文大寫,更是看的劉院長眉飛色舞。
“真好,寫的真好。”劉院長輕輕的撮著頁尾,有點撮不開,他下意識的用舌頭舔了舔大拇指,再用大拇指去撮頁尾之前,劉院長突然反應了過來,連忙把大拇指在衣服上蹭乾淨了,再重新翻書。
小心的翻開第二頁,劉院長看看左邊,又看看右邊,笑的更加燦爛。
他其實也沒有仔細看論文內容,心情如此激盪,再讀生澀的英文是給自己找罪受,他和楊銳一樣,也是在數頁數。
和其他的雜誌類似,《cell》翻開以後,左邊是印刷和出版資訊,右邊是目錄,本期總共12篇論文,一頁就寫的清楚。
從目錄再翻過去,左半扇是楊銳的論文名,官名是“題名”。其下依此排列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名以及其所屬研究機構。通訊作者就是老闆,也就是專案的發起者、出資者以至於實驗方向的確定者,在這裡,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都是楊銳,這也是最強的組合,是大部分研究員追逐一生的目標。
論文名和作者名下面,是論文的摘要和關鍵字,它們都是為了方便讀者的部分。因為近代以後的研究領域分類很細,細到不同領域的大牛都可能互相看不懂的程度,不說明白論文的主要內容,每天都在掃論文的學者即使不活活累死,也要活活氣死的。
從題名到關鍵字,再到引言部分,都不算是論文的正文部分,而這些內容就要佔去大半頁的篇幅。
與論文結束以後的參考文獻或附錄一樣,前半頁的篇幅都是不能算入正文篇幅的。
劉院長不敢期望楊銳能寫出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