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實丘敬心中還有一個不為外人道的念頭:再過幾年恰好是小皇帝親政,若是兒子得了皇上的青目,將來未必不會又是一個方進。
故此,丘如承便沒參加今年的春闈,再次殿試就要到三年以後了。
在尋常人家看來,少年中舉也是件了不得的事情了,也認為有個年輕有為的舉人姑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在方家人眼中,卻覺得不夠:丘家的富貴大不如前,丘如承雖可以從舉人薦官出仕,但這樣人家出身的,定是些不入流的官,將來恐仕途不順,可若是進士及第,至少要再等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也不知那方家小姐是否等得起。
宋氏遮遮掩掩說了兒子的兩難之處,嘆道:“原本他父親打算讓承兒不必急著殿試,先遊學幾年交些良師益友,錘鍊沉澱一下學問,以便將來仕途走得更順些。再則承兒年紀不少了,也該成家立業,成了家肩上扛起了責任,人才能更穩重專心學問。不過如今看來,方家卻另有主意,承兒也不想耽擱人家女孩子,為這事,我真是愁白了頭,為了兩家的世交情份,少不得由咱們來背這個不孝的罪名了。”
眾人聽了,也不由心頭沉甸甸的,丘家確實不比從前,往上數個幾十年,都是別人趕著往丘家嫁女兒,如今的丘家不說也罷。
也有人氣憤方家門縫裡看人,直言就這麼幹耗著,反正承哥兒年少有才,又是男兒,耗得起,到時只管看方家如何到丘府裡服軟。
孫夫人卻搖頭道:“結親是結兩家之好,不是為了結怨,如果兩家真這樣耗著,倒白白辜負了兩家老太爺的交情了。方家也未必就是這個意思,不然她家女兒也不至於等到現在,況且她家女兒也確實很好,宋姐姐還是請個兩邊都說上話的人去問一問吧。”
朱夫人顯然還不能釋懷與於氏母女間的爭吵,此時借題發揮,冷哼道:“這等仗富凌弱的人家,能養出什麼好女兒來?一代好兒媳,三代好子孫,宋姐姐可不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和這麼個富貴眼人家結親,倒白白委屈了承哥兒。”
於氏如沒聽到朱夫人的弦外之音似的,仍淡然地喝著茶水,她沒有參與到這場談話中,因為她有些摸不準宋氏這麼做的意圖。
與方家結親,對於丘敬一家的好處是不可估量的。
方進身為先皇身邊的紅人,這些年來也經營了不少的人脈,雖然新皇登基,要避劉氏外戚的鋒芒,其勢力仍不可小覷。
丘敬若能與方家結親,定能借方進之勢,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丘如承少年得志中了舉,將來必要參加殿試成為天子門生,有岳父和親生父親的提攜,前途不可限量,在此基礎上再往上攀附,丘家躋身京城富貴圈便指日可待,丘敬也能一掃這些年的頹氣,揚眉吐氣一番了。
丘如承出身尚算不錯,又有才情,還是少年新舉人,與那京城世家子弟相比,都不算遜色。
那些世家子弟富貴日子過多了,大多安富尊榮,鬥雞遛狗,但凡真心為女兒著想,也不會輕易毀了這門親。
所以方家眼界再高,除非和皇室宗親結親,否則不會輕易略過丘如承的。
於氏覺得這事透著蹊蹺,在不瞭解情況的基礎上,還是保持沉默為好,免得多說多錯。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屋內諸位夫人雖口內勸著宋氏再去探探方家的意思,心裡則不由猜測:方家怕是不想結這門親,雖說未行三書六禮,卻因著兩家老太爺的話,不想背那個罵名,故此才多方刁難丘如承。
堂堂的丘家嫡子長孫,年紀輕輕又是舉人,尚且被方家看上不眼,自家兒子更別指望娶個名門世家的女兒了。
就在這低迷的氣氛下,丘玉晴帶著眾小姐走了過來,宋氏等人忙愁容換笑容。
眾夫人倒不難看出丘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