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煤礦得到的錢財,都會被他用來購買田產,現在他名下的田產已有一萬五千多畝,即使在山西也稱得上是大地主。
這次眼見屈服於宋哲武這項減租減稅政策的人越來越多,賈緒人再也坐不住了,為了穩住拒賣土地的這些地主們的陣營,只好跳出來率先發難,強行收回租出去的田地,叫囂“即使田地荒蕪,顆粒不收,也絕不減租,更不會賣出田產。”
緊隨著賈緒人跳出來的是號稱山西四大財主的大地主康家。康家擁有土地兩萬多畝,家產更是不計其數,按理說如果經營實業,以康家的實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他也是一個只相信土地才是最好也最可靠的財產的人,見賈緒人跳出來,他也開始收回佃戶的土地。
宋哲武早就等著這個機會呢,他覺得,如果不拿幾個大地主開刀,他的政策是不會在他控制的地區順利實施的。有賈緒人和康家這兩個“反面教材”,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第二天,方振和孔維就親自分別率人,以抗拒民國土地政策的罪名,強行收繳了賈緒人和康家的全部田契,宣佈沒收兩人的所有田產,並限其全家於十日內離開太原行署控制地區,否則沒收全部家產。
同時,在報上再次對地主們發出警告,任何敢於對抗新政的地主們,下場就是如此。
有了賈緒人和康家的前車之鑑,太行行署和綏遠、南、北蒙的地主們再不敢公然反對,多數人只好極不情願地開始出售手中的土地。
而用太原商業銀行的無息貸款購買了土地的貧苦農民,無不流著熱淚,從內心深處稱頌宋哲武是他們的大恩人……
感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和“ivanyu”書友的評價
第三百九十六章佈局科技天才(一)
第三百九十六章佈局科技天才(一)
1931年的元旦匆匆的到來了,在人們還沒有從近年興起的公曆新年的喜慶氣氛中走出來的時候,宋哲武又抬起他那有些疲倦的雙腿,走出了已經修繕一新的北方邊防長官公署,也就是閻錫山的原督軍府。
這段時間裡,宋哲武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
除了視察部署各部隊的訓練、防務,他還要檢查災民安置、太原行署、綏遠、南蒙的各項政務落實、新學校的組建和新工廠的建設情況等林林總總的諸多事務,忙得不可開交。
一句話,時間太緊。
在宋哲武的感覺中,時間的腳步就好像是轟轟的炮聲,正在毫不猶豫地、帶著巨大的威脅和濃厚的血腥,不斷地向他逼近。
雖然他很懷疑,以他一己之力能否扭轉歷史車輪的方向,可是他必須要這樣做,哪怕是能讓歷史的車輪僅僅稍稍改變一點方向,或者是能延緩一下它的前進速度也好。能讓中華民族少流些血,四萬萬同袍少一些苦難,國家早一些強盛起來,再難的事情他也要去義無反顧地做。
只是“9。18”這個讓他心焦的時間節點,他是不可能向任何人訴說的,他並不想被人當做神棍,更不想引起人們的誤解。
他昨晚剛剛從包頭井嶽秀那裡趕回來,還沒有從旅途的勞累中恢復過來,可今天一大早,又要和簫國棟去晉陽湖畔的第四路軍研究院,去稽核指導各科研院所重新修訂後的五年規劃。
稽核指導各科研院所重新修訂後的五年規劃,這項工作是必須宋哲武親自來做的,因為只有他最清楚原來的歷史軌跡,只有他才對時間的緊迫感感受的最為明顯,也只有他才最清楚、最瞭解當代科學技術正確的發展方向。
本來,第四路軍的這些研究院所在淶源時,就已經有了五年科研規劃。不過,那時宋哲武還沒有奪取山西,宋哲武那時也不可能把他要奪取山西的絕密計劃,透漏給這些專家們。
因此,當時各學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