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上海北站,就是老的上海火車站,之所以稱為北站,是因為南市區當初還有個火車南站。北站是無數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孫中山從這裡上車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宋教仁在這裡遇刺身亡。
為了加強南面的攻勢,中午11點半,鮫島具重甚至命令北面的日軍第2大隊放棄已經奪得的淞滬鐵路以西陣地,返回鐵路以東,一切為了南面的攻勢。
預備隊全部使用上去尚且不能扭轉局勢,翁照垣已經打光了手中的牌,他只剩下最後一絲希望,那就是他期望上海北站的守軍能頂得住。
因為北站是整個防禦體系的樞紐,因此十九路軍在整個防區內都是線面的防守,獨獨在北站這個點,佈置了裝甲列車和憲兵第1團第1連固守1;。
然而,翁照垣很快就要接近絕望了。這個憲兵連,居然未經惡戰,就紛紛開始跑路了。原來,日軍飛機對北站的轟炸,把北站不少房子都點成了火炬。憲兵們經受不住烈焰炙烤,紛紛脫離陣地。
這一切,或許就會這麼結束吧。這一刻,鮫島具重覺得,勝利是如此接近。而翁照垣,則是焦急萬分。
奪下上海北站這個最要緊的點,十九路軍的防禦體系就被徹底割裂,即使中國人還不屈服後退,那再往前推進一點距離,不需要很遠,往前500米,就是湖州會館,就是六團的團部。端了它,一了百了。
但是,命運女神,最後垂青的,是翁照垣,不是鮫島具重。
就在日軍幾乎觸及上海北站,幾乎將其收入囊中時,十九路軍的援兵,一支連翁照垣自己都沒想到的援兵,突然出現了。
關鍵時刻丟棄陣地敗退下去的是憲兵,關鍵時刻增援上來的,還是憲兵。
敗退下去的是原來駐守上海北站的憲兵第1團一個連,增援上來的,是憲兵第6團一個營。
這個憲兵營怎麼會出現呢?
還記得155旅第6團準備移防撤退的事嗎?戰前,為了防止和日軍衝突,南京派出憲兵第6團準備接防閘北,結果陰差陽錯,憲兵第6團先頭部隊第1營當晚只趕到真如車站,來不及接防。但是這個營宿營的真如車站離閘北卻已經不遠了。
不過,戰鬥打起來的時候,翁照垣還沒想到憲兵營會出現。道理很簡單,憲兵營屬於憲兵司令部管轄,不是19路軍的部隊。再說,憲兵是維持軍中風紀的,後方值勤的多,幾乎不可能會派上第一線作戰。
因此,翁照垣向蔡廷鍇求援時,壓根沒想到來的會是憲兵1;。
其實,真要有援兵可派,蔡廷鍇也不會用上憲兵。但戰況的發展,也確實超出了19路軍戰前的預計。
按照戰前的安排,駐守閘北的張君嵩的155旅第6團在遭到日軍進攻時,應能支撐三天,以利於援軍的開進。但是沒想到戰鬥僅僅進行了不到半天,155旅就投入全部兩個團,結果還是處境艱難,連連求援。
此時,19路軍的主力還遠在南京、鎮江、蘇州一帶,集結輸送都需要時間,能馬上投入戰鬥的援軍並不多。
而史明的部隊由於人員都是分散在各地,為了不引起懷疑,多數部隊都分散在江北,集結起來需要時間,到現在為止,僅僅集結到了兩個營,此刻正在換穿十九路軍軍裝和領裝備。
陰差陽錯,宿營在真如車站的憲兵第6團第1營成了距離戰場最近的部隊。不用它,還用誰呢?
只是,憲兵營的任務本來是來接防的,不是來參戰的。19路軍又如何指揮得動憲兵呢?
這話是沒錯,蔣光鼐蔡廷鍇是不能直接向憲兵營下令,但是淞滬警備司令是戴戟,這可是十九路軍的人。上海的憲兵、警察,他可是能指揮的。
於是,這支不屬於19路軍的憲兵營,在戰鬥開始後,作為援軍緊急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