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來的江風獵獵,讓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
尤其是作為天河飯店附樓的這幢古建築,雖然只有三層,但古色古香,經過幾番維修之後已經面貌一新,也有對外開放的跡象,但是對於要上二三樓品茶,依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上去的。
這幢樓閣最早歷史要追溯到明朝天啟年間了,距今也有三百多年曆史,只不過這樁木結構的閣樓屢遭天火和戰火洗禮,清朝康熙年間清兵南下,這幢樓閣毀於戰火,雍正年間由豐州本地數十位士紳出資重建,在道光年間卻又毀於雷擊造成的大火,現在這幢建築是重建於民國初年,險些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四舊的毀壞。
“他出來早,我們老家那邊當兵的人不多,他算是一個另類,結果當兵當著當著就變成了北方機械廠的軍代表了,現在廠黨委副書記,但是和老家聯絡還是挺多,每年他也要回浙江一趟,看看老家親戚,順便掃掃墓,我們過來也要到他家裡去坐一坐。”
歐振國趕緊站起身來接過陸為民遞過來的茶杯,對方人雖然年輕,卻是地委書記的秘書,雖然這是在商場上打拼,但是歐振國還是很清楚地委書記秘書是一個何等敏感而又不容忽視的人物。
“看樣子歐總也是和北方機械廠應該有一些業務往來吧?”陸為民一邊思考該怎麼開啟話題,一邊也在想怎麼來利用歐振國做歐振太的工作。
歐振太雖然只是北方機械廠的黨委副書記,但是卻一直在北方機械廠工作,擔任過多年北方機械廠的軍代表,在北方機械廠裡也很有影響力,而這一次談判北方機械廠的黨委書記、廠長雖然沒有出面,一方面說明他們不看好和豐州方面談判,另一方面卻又派出了歐振太作為商談代表,也說明北方機械廠那邊並未完全把門關死,青溪那邊過高的條件要求對北方廠來說也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對於陸為民的這個問題歐振國遲疑了一下才回應:“有些業務往來,不過不算多,北方機械廠是國營軍工企業,對合作夥伴要求很高,我們歐洋機械是很想打入他們的供應體系中,但是現在效果不算好。”
“如果北方機械廠搬遷到我們豐州,而歐洋機械也能夠在我們豐州建廠,我想我們豐州地委行署是很願意支援歐洋機械進入這些國營企業的供貨體系中去的,這可不是空話,而是我們地委行署今年提出的新政策。”陸為民微笑著道。
歐振國也笑了起來,擺擺手,顯然是明白陸為民話語中的意思,“陸秘書,北方機械廠搬遷問題恐怕不是那麼簡單,我聽我堂兄說起過,豐州的基本條件太差了,對於北方機械廠這樣擁有幾千職工的國營大廠來說,他們這些廠領導要考慮職工的感受,同時也要考慮企業長遠發展,一年前豐州就是一個縣城,雖然成立了地區,但是改觀不大,對於我們這些私人企業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他們國營大廠來說,他們肯定不滿意。”
陸為民感覺得到,歐振國和歐振太關係很密切,雖然只是堂兄弟關係,但是卻不比親兄弟差,而且歐洋機械肯定和北方機械廠有比較密切的業務往來,是不是和歐振太擔任北方機械廠黨委副書記有關係不好說,但是絕不像歐振國所說的那樣還沒有打入北方機械廠供貨體系。
不過陸為民也能理解歐振國的顧慮,畢竟私人企業現在還有些底氣不壯,即便是今年全國各地都在旗幟鮮明的鼓勵要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南巡講話精神在各地層層傳達貫徹,看似掀起了一股發展經濟的熱潮,但是作為這些私人企業依然還心存顧慮。
“歐總,這兒就我們倆,沒別人,說說咱們也算是有緣,在昌州那次招商引資會上就差點結緣,只可惜南潭開發區沒能引入歐洋機械,我也覺得挺可惜,現在我到了豐州,雖然我不是什麼能做主的領導,但是我還是希望歐總能考慮在我們豐州的投資建廠事宜。”陸為民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