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讓劉稷臭罵一頓,也不再出聲,不過劉稷說的對,他還是很清楚的。

“子賢,那派誰去幷州呢?”

劉稷來回走動幾步,

想了下,突然想到一個人。

“子幹,王允怎麼樣?”

“子賢,王允如今是豫州刺史,他走不開呀?”

劉稷道:“王允為人剛毅,對大漢朝廷忠心耿耿,也頗有手段,況且他是幷州人,讓他去接替丁原吧。”

“以王允的才能,足以對付丁原。”

“盧植點頭,那派誰去接任豫州刺史?”

劉稷道:“張溫在幹嘛呢?派他去接任王允豫州刺史之職。”

“張溫曾經帶過兵,還做過董卓的上司,豫州現在也有不少山賊,讓他去吧。”

盧植道:“伯慎(張溫字)如今閒賦在家,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嗯,那就這麼定了吧,奏請天子,下發詔書,即刻赴任。哦,讓王允上任前來洛陽一趟,我要見見他。”

“諾!”

“子幹,還有事嗎?”

“沒有了。”

“老夫告退!”

“等等,哦,子幹,你有兩個學生,一個叫公孫瓚,另一個叫劉備,不知可否是真?”

“是的,公孫瓚如今是右北平任都尉,劉備在平原任縣令。”

“哦!”

“是吧!”

“子賢,你怎麼突然問起這二人?”

“沒什麼,我跟劉備有過一面之緣,這樣,你寫封信給他,讓他來一趟洛陽。”

“子賢,莫非你要重用劉備?”

“我可沒這麼說,得看他有沒有本事了,能不能打動我?”

“你先寫信吧,讓他來就行了。”

“諾!”

光陰似箭,

半個月後……

劉稷在大將軍府接見王允。

“王允拜見大將軍。”

王允身材高大,長相俊美,50歲左右的年紀。

劉稷笑道:“子師不必如此客氣,請坐。”

“謝大將軍!”

“子師,不知你跟丁建陽可有交情?”

“沒有,老夫不認識丁原,沒有跟他打過交道。”

“子師,你是幷州本地人,對那裡的情況特別熟悉,丁原在幷州招兵買馬,目前帳下已有3萬人馬。”

“雖然他目前沒有什麼謀逆之舉,但招兵買馬已成事實,朝廷派你去接替他,也是防範於未然。”

“不知子師可願意當此重任?”

“為朝廷效力,老夫豈敢推辭?只是,老夫帳下無一兵一卒,萬一丁原他不肯放棄兵權怎麼辦?”

劉稷道:“那也簡單,他要不聽朝廷詔令,殺了便是,不必請示。”

“我再給你推薦個人,如果丁原不肯放棄兵權來洛陽,你可暫且對他虛與委蛇,再去找他的義子呂布。”

“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頗有野心,為人毫無廉恥,你可唆使呂布殺死丁原。”

“啊?”

“弒父?呂布這事也能幹?”

“嗯,放心,只要你許以重利,他一定幹。”

王允道:“弒父之徒,誰敢重用啊?”

“嘿嘿,權宜之計嘛!”

“當然了,要是丁原乖乖交出兵權,回洛陽聽命,朝廷還會重用他的,也不會怪罪他。”

“老夫記下了。”

“子師,幷州乃天下之脊,北部胡漢雜居,還望你好生治理,儘量減輕百姓負擔。”

“對付匈奴鮮卑等族,該硬的時候還是要強硬,萬萬不可任胡人糟蹋了漢家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