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重大事件,並透過創作慶祝美國重大事件和人物的雕像而聲名載道;對他而言,美國即意味著“大”。
博格勒姆勘測黑山地區,發現了一處遠比易碎的尖塔巖好得多的場所:即是海拔1753米高的拉什莫爾山。該山裸露的花崗岩崖壁,寬的一面正對東南方,朝陽,每天大半天都可以沐浴在陽光的直射中。同時,當地的哈尼峰花崗岩,品質堅硬,每一萬年巖面只能被磨蝕一英寸,宜於用來雕刻永久性的露天雕像。基於此,他最終選擇了拉什莫爾山作為他雕刻總統巨像的山體。他的選題和創意提升了拉什莫爾山紀念區的定格和意義,由地域性的事業提高到了國家級的水準:紀念美國的創立、儲存和發展。他遴選出的四位總統,每一位都涵蓋了這個國家發展過程中一段較為輝煌、精彩的歷史。
7月16日下午5點鐘光景,我們光臨了拉什莫爾山。一進景區,有著四位總統雕像的一面山體就展現在眼前。當我們順著觀光路線向前走,在旗子大道入口的地方,依憑道路二側二棟長方體形對稱的花崗岩磚石房屋,前後齊頂、貼牆懸空跨接了二道花崗岩磚石的橫樑;橫樑的下方撐起了二根花崗岩磚石的柱子,形成三個大小一致的門框,每一個門框頂部的門楣都用一種帶裝飾性的青白色漢白玉條石做成,看上去這一整齊劃一的花崗岩磚石長方體的框架,色彩典雅、樸素,與後面的山體渾然一色,倒像是後面的總統巨像的基座。遠遠望去,視覺的效果,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的自然山體,正好被攔截在花崗岩磚石長方體的橫樑上方,宛如立坐在花崗岩磚石的底座上:從左到右排列的華盛頓、傑斐遜、羅斯福和林肯四位總統的雕像正好坐落在橫樑的正中部位;華盛頓總統頭像左側預留的一段原始山體,頂部略高於頭像,光禿禿的,難得見到幾株巖縫間長出的矮小松木,寬度大約有整個雕像寬度的一半,色澤比雕像的灰白色深些,還隱隱透著點青黛的顏色,表面滿是皺褶和裂紋;右邊林肯總統右側的一段原始山體,寬度大約等同於整個雕像的加工面,中間部分有些隆起,頂部形成三段弧形,略高於林肯總統的頭頂,自然狀態與左邊的相同,就是植披明顯地多了些,不過依然顯得很光禿。整個的這段原始山體,雕像部分略向外突出些,立體感很強;總統巨像的雄偉壯麗,把這段山體裝點得格外地迷人,儼然像是一塊巨型的天然雕像石!
再往後走,穿過旗子大道後,就可登上瞻仰總統巨像的主看臺。旗子大道很短,主要是用來渲染喜慶歡快、或是節日氣氛的。道路二旁對稱、等距離地各排列了7根2米多高的長方形大理石立柱,寬的一面向外,迎著行路的方向;每根立柱上可插6面旗子,迎面方向、和左右二側各安裝固定了上下二個插旗座子。人們可以根據喜慶和節日的需要和情況變化來選插自己心儀的旗幟,裝點環境,渲染氣氛。
主看臺上,正對總統巨像,臺階式地排放了幾排座位,供遊客們休息、觀瞻之用。如果說,前面看到的總統巨像,還可以牽強地看作是類同人們通常把玩的天然巨石一般的話,那麼,從主看臺看到的巨像,就完全迴歸了山林、迴歸了自然。總統巨像依山雕琢的斑痕歷歷在目;總統巨像下方的山體上佈滿了碎石子,而且是倒V字形地向下擴充套件,幾乎覆蓋了山體的中心部分,依稀可見當年宏大的爆破、雕刻現場的痕跡。總統巨像1941年10月竣工,已經面世66年,但迎面的山體依然是光禿禿的,顯得蒼勁有力;但沿著倒V字形石子地的邊緣向上,卻長出了二條矮小的松木林,右邊的一條格外茂盛些,到下面一點就與右側山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