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輕翻閱起來。
見他如此,陳一哲與葉袁三人相視之間微微點頭,張旭則上前一步,“莫非上官少兄此前來過水天閣?”
“這還是第一次到揚州”唐松搖頭,“張兄何出此言?”
張旭手指布墊,“既是第一次來,你怎麼知道水天閣中取書的規矩?”
聽他此言唐松笑了笑,“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淨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手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夾刺,當隨損隨修,隨開隨掩。今書側既備有布墊,自是為防手之汗漬侵書,焉能視而不用”
唐松說完,那六個校訂書計程車子皆訝然看來,陳一哲撫須而笑,大有知音之感,負責此間的葉夢甫則就近取了紙筆將他這段話書錄了下來,“此誠為愛書者之言,可為本閣之山規也”
唐松笑笑,手指著取來的書卷道:“列位皆是方家,不知如何品評此書?”
書卷翻開,他手指虛指處的正是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來這本等待校訂入閣的新書恰是前些日子在神都所出的詩詞集。
張旭探頭一看,回頭向陳一哲三人笑道:“上官少兄好眼力,選中的恰是我等此前曾有熱議的《珠玉集》”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炎焱】 提供' 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一百四十一章 印社
說到《珠玉集》……三人都走丫過來,但不等陳一哲說話……葉夢甫已先走到唐松面前收起了布墊上的書卷,“此書不論也罷,上官少兄初到水天閣,哲翁你再與伯高折辯起來沒得壞了興致……”
聽到這話,袁三山當即就笑出聲來。
陳一哲手撫白髯亦是一笑,張旭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收住了話頭。
這倒是古怪,唐松還待探問,面上帶笑的袁三山已走上前來攜起他的臂膀向外引去,“少兄勿要再問,否則必要耳副腦漲,走某引你一睹水天閣之藏書……”
葉、黃兩人如此,唐松遂將疑惑藏於心底,微笑著隨袁三山出了此間副樓。
左副樓是為修訂書籍之用,由葉夢甫總領其事。右副樓則是抄工聚集之所,負責抄錄各處借來的書籍以補庫藏,負責此間的自然便是袁三山。
兩邊副樓看完,唐松終於踏進了堪稱當世第一的私人藏書館。
方一入閣,頓時便有一股書香撲面而來。放眼望去皆是一排排整齊的書架,漫步其中,就見闈中藏書是以經史子集各自歸置,其間除了紙質書籍外,尚能看到為數不少的帛書與竹簡。
邊走邊看,唐松讚歎不已,待行至一樓角落處時,前方有一處地方被空置出來,不曾安排書架,更無藏書,放著的卻是一些時下讀書人常用的書幾與胡凳,正有十來個士子模樣的人伏案讀書。
一眼看去,這些人大多衣著寒素,甚或還有幾人在這嚴寒冬日裡也只是穿著幾襲單衣,身子瑟瑟著。儘管如此,這十多人卻是悄無聲息,顯然是讀書入了神。
看到這些專注於書的寒素士子,走在前面的陳一哲習慣性的將乎撫上了頜下白髯,面露笑容,狀極欣慰。
“哲翁初建水天閣,便立志要藏於書而不守於書是以閣中常年對外開放,準各地士子前來閱看抄錄。這些皆是揚州及江南各,更新最快。地來計程車子,樓上都有,這還是時令已寒若到了春秋二季閣中桌椅常不敷使用……”
儘管張旭給唐鬆解說時聲音極輕,依舊驚動了那些正在看書的寒素士子,這些人見到陳一哲後,頓時不約而同的站起身來向其深施一禮,眼神中的誠摯感激實在動人。
陳一哲還了一禮,臉上的欣慰之色愈盛。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