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將菲律賓群島變成了呂宋群島,正式納入自己的版圖中,也讓荷蘭人感覺到了巨大的危脅,中國將自己的手伸向了海洋,這可比英國介入南中國海的地區更可怕。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待中國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加強與中國貿易,變成了如向遏制中國向海外擴張,保住自己在亞州的勢力。
最終董事會得出的結論是,只有盡全力幫助北方的清廷,才能能使中國長時間陷入內戰中,無力向海洋擴張。
當然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內部,反對這個計劃的聲音也很大,有不少公司的董事也擔心這樣的做法,會惹惱了南京方面,從而影響荷蘭與中國的貿易;因為中華軍佔領了馬尼拉;己經顯示出強大的海上實力。畢竟現在取得的成果,非常不容易;沒有必要再節外生技。比如羅納徳的前任科曼,對這個計劃就極力反對;認為如果公司這麼做;將會遭到南京方面的強烈報復,巴達維亞將會成為第二個菲律賓,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州幾十年的經營,將會因此而徹底毀掉。
因此贊同反對各方爭執不下,在這個時候,做為駐寧波商館領事,羅納德在這個問題的發言權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因為羅納徳上任的時間太短;對中國的局勢瞭解並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殖民者的一貫心態,因此對這個計劃十分贊同。
在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中,羅納徳認為現在中國正在進行著內戰,南京方面也需要與荷蘭的貿易,確保政府的財政收入,在這個時候南京方面絕不敢與荷蘭發生衝突。另外;荷蘭在亞州的軍事力量也不同於衰弱的西班牙,目前歐州的戰事己經結束了,國內也可以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亞州地區。因此公司則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和中國南北兩方面都建立貿易來往,不僅可以利用其中一方,打壓另一方,擴大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向南京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獨佔臺灣、租借寧波、要求南京政府終止與英國的貿易來往等等,同時以後無論是那一方統治中國,都可以保證荷蘭的利益。
這份報告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決策中,也起到了關建性作用,公司終於透過了決議:扶植清廷,與南方對抗,並且藉機向南京政府索要更多的利益。只不過讓羅納徳沒想到的是,事情並未按自己想像的那樣進行,南京方面對此的反應竟然會這麼激烈,不僅絲毫也不吃荷蘭的危脅;相反還要關閉了荷蘭商館,而且全面停止了與荷蘭的貿易。這和羅納德的預想可完全不同。
羅納徳當然知道,一但南京方面全面停止了與荷蘭的貿易,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因為荷蘭與中國的貿易,幾乎都是和南京進行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在造成這一結局中所起的作用,這麼一來,自己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前途將撤底報廢不說,而且回到巴達維亞之後,還將面臨著牢獄之災,公司的那幫董事一定會把自己當替罪羊使。因此也不禁大叫起來:“不,你們不能這麼做。”
第三十三章 荷蘭交涉(下)
李格非冷冷的看著他,道:“這只是第一條,後面還有。從此以後;我們將視荷蘭為清廷的盟友,我們的敵人,因此荷蘭的商船將不受我們的任何保護,而且一但發現,將給全部扣留沒收,如果敢反抗,將徹底擊沉。第三,臺灣本是我們的領土,因此從今天算起,荷蘭東印度公司必須在一個月以內,撤出臺灣,如果在一個月之後,還不撤離臺灣,我們將會對熱蘭遮城發動進攻,人員的人身安全,將不予保障。”
羅納德聽完之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重複:“不,你們不能這麼做。”
李格非淡淡道:“如果荷蘭東印度公司執意要和清廷進行軍事作合關糸,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對待敵人,不用講任何情面。”
羅納德免強鎮定了一下,才道:“閣下,你知道這麼做意味著什麼嗎?是戰爭。荷蘭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