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把中華軍跨海進攻朝鮮的訊息傳到了清廷。
雖然這時清廷己經得知,中華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基本平定了南方的各勢力,就連遠在雲南的大西軍餘部都己經收服。儘管比清廷的預料的時間要快一些,但總體來說,清廷對這一結果並不覺得太意外,畢竟對中華軍的戰鬥力,清廷是體會最深的。而清廷最初對這一結果的時間預計,也不過是兩年而已。
因此在半年以前,清廷就開始向關外轉移財產,有些八旗貴族在關外還保留著一定的資產,主要是土地和宅院,因此重點是轉運財產和包衣,這一部份基本都是大貴族,最差的,也是當過各旗的甲喇,或者是在清廷中出任過比較重要的官職。才有足夠的實力在關外保留一部份財產。但絕大多數中小貴族,由其是清廷入關之後才得以晉升的貴族只能在關外重新置地購產。結果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關外的土地猛翻了六七倍之多。
而清廷的皇室當然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土地,因為在盛京還有清廷的皇宮,雖然在中華軍突襲遼東的時候,把盛京的皇宮燒了,但一是並未完全燒燬,還儲存下了一部份建築,二是這幾年時間裡,又重新修整過一番,大體恢復了七八成,因此福臨也將一部份皇宮和內務府的財產,也都運回盛京去。
同時為了在退回關外以後抵擋中華軍的進攻,褔臨又下令,在遼東半島南部的沿海地區加修炮臺、工事、城堡,以防止中華軍再次跨海登陸,並且又在從山海關到錦州、關寧一線,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這是準備抵擋中華軍從陸路進攻。因此也可以說清廷上下也基本都做好了準備,只要中華軍一開始北伐,就立刻向關外撤退。
但福臨卻萬萬也沒有想到,中華軍竟會從朝鮮下手。因此再接報之後,福臨也立刻下令,招集文武官員議事,當然討論的不是是救援朝鮮,而是怎樣才能保住遼東,這不僅僅是清廷的老家,而且也是最後的退身之所了。
眾大臣到齊之後,福臨也當眾告訴給眾人,結果眾大臣們也都面面相覷,誰也說不出話來。
因為只要是對遼東地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朝鮮緊鄰遼東半島,隔鴨綠江相望,邊境線長達千餘里。而且由於朝鮮的兵勢不強,又己經臣服於清廷,因此清廷在鴨綠江沿岸的防守十分空虛,如果中華軍從鴨綠江渡江進攻遼東,清軍將根本無法扺擋得住。
而且中華軍一但渡過了鴨綠江,可以分頭攻擊盛京、建州、吉林等地,整個就都在中華軍的兵鋒之下了,盛京也不是避難之所了。這一招釜底抽省��肥凳翹�骱α恕�
而現在清廷本來就兵力不足,現在所有的軍隊都用在守衛北京和遼東半島的南部沿海地區,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部隊來守衛鴨綠江沿岸。另外清廷的大臣們也都知道,對付中華軍,不是光憑人數就可以,如果沒有足夠的火器,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再多的人也洠в杏茫�荒蓯歉�謝��卑兇郵埂5�衷誆喚鍪敲揮兇愎壞木�踴鵪鰨�土�拗�な亂怖床患傲恕�
結果一連議論了三天,也沒有議論出一個結果來,而這時在平壤城裡逃脫出來的敗軍也回到了北京,告訴清廷,平壤己經失守,金昌遠已凶多吉少了。
雖然這時清廷還不知道,朝鮮己經派出使臣到南京,向中華帝國表示臣服,但也知道,平壤失守,金昌運亡滅,也就意味著朝鮮已經徹底被中華軍征服,而接下來,中華軍必然會針對清廷出兵,清廷的退路巳經被中華軍切斷,清廷難到就只能在北京坐以待斃嗎?
雖然接下來就到了新年;但現在清廷上下;誰還有心情過年;而那些將財產轉移到遼東的八旗也都一片茫然;不知該如何是好,而整個北京城也都籠罩在一片愁雲之中。
而福臨這時也又悔又急,如果早知是這樣,當初與南京議和的時候,就該答應南京的條件,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