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郭嘉的安排,關羽心道,大寨,位於敵軍寨門正北三里。不是說,在敵軍營寨大門與其上風設伏處之間的地段設伏嗎,怎麼變到大寨去了?待要問,各軍已紛紛啟程。關羽也只好將疑問埋在心裡了。

……

于禁正如郭嘉預料的那樣,在金堤上派遣了士兵,隨時觀察風向及黃河河面情況。北方則主要由寨門雕鬥上計程車兵負責瞭望。于禁確實也做出了“今夜有風,敵軍必來劫營”的判斷。

為什麼“今夜有風,敵軍”就“必來劫營”呢?這是因為,如果無風,劫營需要殺到軍營之中。而殺到敵方軍營之中,是非常危險的。有風就不同了,根本就不需要進入敵方軍營,只需要到上風之處放火就行了。如此輕易就能挫敗敵軍的機會,稱職的將領是絕對不能放過的。因此,“敵軍必來劫營”。

要反擊這種劫營,首先得弄清這種趁風放火劫營行動的安排,而並不是郭嘉對關羽所說的在“軍營的上風之處,設下一個埋伏。”趁風放火劫營,行動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小股人馬趁風放火,二是大部隊營門附近設伏。放火之後,軍營內計程車兵見到火起,紛紛起來,開始救火。在救火無效的情況下,營內計程車兵就會出營,以便逃離火場。這時,埋伏在營門的附近的敵軍大部隊才會出動,對我軍以沉重的殺傷。反劫營,如果只是在上風處設下埋伏,只能殲擊小股放火的人馬,而不能給劫營敵軍以重擊。必須任由敵軍放火,而在營門外設下一個更大的埋伏圈,才能打擊敵軍的主力。

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

第129章 濮陽之戰

于禁的部隊很早就開出了軍營。這是因為。于禁不知道敵軍什麼時候會來劫營。為了不讓敵軍發現,就讓部隊早早地就位。埋伏好了之後,還能夠檢查一下。然後夜幕降臨。傍晚天還沒有黑盡的時候能夠透過檢查的埋伏,在天黑之後,就更不會讓敵軍發現了。

郭嘉指揮的田潤軍隊則不是這樣。這與郭嘉愛行險招有一定關係。田潤的軍隊酉時末吃完晚飯,然後就被命令早睡。到子時末,整隊出發,在休息方面,勝過了于禁的曹軍。

關羽的五千人到達高平之前,張遼的五千人到達新習之前,除了人含枚,馬摘鈴,沒有喧譁之外,基本上是正常行軍的。這是因為,他們的行軍路線,距離於禁有可能的反埋伏區域至少有五里。于禁不可能發現。

到達高平、新習之後,兩部向大寨合圍,這部分行動,郭嘉要求匍匐前進。關羽、張遼帶領的部隊屬於裁軍之後的正規精銳部隊,平時就訓練有素。匍匐前進是練過的,只不過平時練習跟戰場上運用是不同的。濮陽這一帶水系發達。連晴數日之後,地面上水窪依然不少。這樣就給士兵們帶來了困難。

真正地說,目前只有田蘭的新軍才是透過了魔鬼式訓練的。其它的部隊多少都差點。

郭嘉並沒有交待,匍匐前進究竟要前進多遠。從作戰的要求來看,應該儘可能地接近敵軍。但敵軍早就潛伏在草叢之中,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敵軍的準確位置。那麼就只有爬一步算一步了。什麼時候遭遇了,什麼時候就開打。如果一直都沒有遭遇敵軍,就一直爬到能夠望見敵軍營寨寨門雕斗的地方。

……

這時,正是小麥拔節的四月末。天氣漸暖,于禁計程車兵爬在野外,倒不感覺特別的寒冷。也沒有蚊蟲叮咬,就是長時間保持身體不動有些難受。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忍受,兩個時辰過後,不是腳麻就是手麻。於是,士兵們藉著夜幕的掩護,慢慢地伸腳、伸手。

馬六就是這些士兵中的一名。距離馬六不遠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