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聞上古時期,達官貴人供養食客,乃是為了讓其為自己出謀劃策之用。貴地官府供養食客,莫非也是作此用途?”
船家道:“這個我可不知。我只知道當食客可以錦衣玉食,過上好日子。只可惜,我是不行的。”
萬臨山道:“今日這人以破除株連製為突破口,想必能夠如願以償了。”
“客官說得倒是輕巧。一種法制,用了幾百年,那有這麼容易就能破得了的?一人做事一人當,那只是說說而已。老漢另外倒是聽說有一句,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船家磕了磕菸灰,道:“就算是當官的正直,或者這門親戚平素根本就沒有來往,但別人知道你是某某大人的親戚,還能不讓你佔點便宜。所以啊,一旦當官的犯了大事,所有這些佔過便宜的親朋好友都應該株連,這就叫做因果報應。這是天理啊。光是一頓說辭,是廢不了的。”
萬臨山覺得這裡面有些問題,卻又不便與船家爭論,只推說自己連日來心情不暢,不想上岸去看熱鬧。
其實,萬臨山是擔心萬一碰上尊重或者溫玉華,自己就擺脫不了當賣國賊的命運了。所以,越是熱鬧的地方,自己越是不能去。
船家轉身忙碌,萬臨山面江而坐,胡思亂想。
雷又招、雷絕招不是要找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嗎,眼下這裡便有,只可惜她們不在此處。
隔了一陣,萬臨山又想,既然有人評論株連制,就一定有人評論其它的律法。眼前這事,不僅不能說是四川官府的不好之處,似乎還有些可圈可點呢。
那麼,株連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萬臨山想了一陣,實在想不明白。更覺天地之宏大,自己之渺小。
巴州上岸,萬臨山買了一匹瘦馬,改取陸路。
巴州方圓數百里,為平行嶺谷地區。萬臨山自東而來,實際上在走出三峽大巴山,經過萬縣之後,便是這種地形。因萬臨山一直乘船,所以到此時才注意到這種地貌。
這一帶,由十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組成了平行的山嶺。著名的有明月山、銅鑼山、華鎣山等等。這些山比起三峽大巴山來說,遠要低得多。卻因為谷地淺丘平緩,萬臨山遠遠望去,老早便見一道大山橫亙天邊,便如西夏的北山、龍首山一般。行至山腳,又見山勢巍峨,萬臨山陡生怯意。鼓足勇氣爬上去,卻都不高,萬臨山心情又轉為舒暢。
世上有些事情就像這裡的山一樣,看起來困難,真正去做,卻很容易。但願自己目前所處的困境也能如此。
翻過璧山,下了青木關之後,便到了川中的方山丘陵地帶。在這裡,平行山嶺很遠才能見到一道。處處嶺緩谷寬,延綿起伏,林茂糧豐。
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
第426章 草際露垂
山南、劍南的冬水田裡。什麼都不種。西夏境內亦是如此。萬臨山從未聽說過冬水田還能種什麼東西,但此時一眼望去,處處水田都種有不知道叫什麼名稱的莊稼。農桑真是發達!
以往萬臨山所知道的好官,也不過是不畏強權,斷案如神罷了。現在萬臨山已經知道,案子斷得妙,亦說明罪犯的狡猾。案子斷得多,也表示秩序的混亂。百姓真正需要的,是能為百姓謀幸福的,像張永這樣的好官。
記得十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鄭師叔講述武林盟主之爭。自己當時就覺得奇怪,這些人去爭武林盟主幹什麼?武林盟主有錢嗎,有權嗎,有名嗎?有,當然有,但都比不上皇帝。那麼,為何不去爭皇帝?
眼下這個張永,在四川施行新政的結果,萬臨山已經推測到,必然引發與周邊國家的戰火。另一方面,萬臨山也猜到。四川的新政與天朝整體不合,極有可能與朝庭發生摩擦。天朝皇帝即將入川,看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