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亞灣海空大戰(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10月12日清晨,3點整。 大亞灣外海二十公里處,日軍第五艦隊,旗艦妙高號重巡洋艦內。 這艘滿載排水量高達一萬五千噸的重巡洋艦雖然比不上日軍現役的長門號、陸奧號這樣三萬九千噸的超級戰列艦,但在中國海軍面前,卻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因為此時的中國海軍很弱,甚至還不如空軍。 都是五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 陸軍就不說,空軍發展雖然也差,但起碼也打起了底子。 至於海軍,自從甲午一戰後,中國就沒有了所謂的海軍。 很簡單,海軍的脊樑骨在甲午海戰被打斷了。 雖然殘忍,但的確如此。 還是後世共和國海軍再次崛起時,大家才算是體會到大國海軍。 也難怪局座在節目上哭,畢竟是七八十年代海軍過來的人,見證了共和國海軍陸炮上艦的悽慘時期。 當然,民國時期的海軍更慘,尤其是此時。 在抗戰之初,中國海軍噸位最大的還是海圻號防護巡洋艦,標準排水量4300噸,滿載排水量4515噸,關鍵這艘船是19世紀末在英國買的。 不過這些船都在江陰海戰沉了。 實際上此時中國海軍就剩內河幾艘炮艇,就連廣東的江防艦隊也在去年的時候被日軍消滅了。 此時的妙高號重巡內,即便是晚上,鹽澤幸一也穿著整潔的軍裝,嚴絲密合的風紀扣,手上還套上了一雙乾淨的白手套。 對此,艦內的其他海軍將領並不驚訝,因為他們也是如此。 因為今天就要對廣州發起登陸作戰。 鹽澤幸一看了一眼眾人,立刻詢問,“我們到哪裡了?各戰隊準備好了嗎?我們的艦載機呢?” “距離大亞灣還有10海里,各戰隊已經準備就緒。”艦長在海圖上指了下大概位置,道,“第一批九六式艦爆已經開始起飛,按照速度來看,應該在五分鐘後就會抵達大亞灣上空,並在偵察機的指引下對登陸陣地展開轟炸。 司令官閣下,我們的行動或許已經被察覺,因為偵察機起飛後,有一架支那飛機出現過,不過距離太遠,防空火炮沒攔截下來。” “沒攔住就沒攔住,支那飛機的情況到底怎麼回事?”鹽澤幸一問起一件事。 在昨天,神川丸號水上飛機母艦一架九四式水偵沒能回來,但收到一封電報,意思就是被中國軍機發現並被擊落。 當然,鹽澤幸一率領艦隊主力跟神川丸號水上飛機母艦匯合時,也碰到了那兩架中國軍機。 他們一度出動九六式艦載戰鬥機追擊也沒能追上。 這無疑給行動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們不知道這款飛機是什麼型號,之前根本沒有遭遇過,應該是中國人購買的新式飛機。 這種飛機在廣州有多少? 能否威脅到艦隊的安全? 這些都是未知數。 可對於鹽澤幸一來說,就算是存在不穩定因素,他也必須下令登陸。 不僅是他,古莊幹郎也沒得選,繼續等下去更危險,不如直接在海軍的掩護下登陸。 思慮再三,鹽澤幸一和古莊幹郎選擇了在凌晨發起登陸作戰。 只要陸軍能成功登陸並在海軍的幫助下鞏固登陸陣地,那這次登陸作戰就成功了。 而且根據偵察,大亞灣的海邊,中國軍隊連基本的防線都沒有,比當初的杭州灣還要不如。 這無疑對於登陸作戰的他們來說是個好訊息。 在鹽澤幸一跟一眾將領等待的時候,包括妙高號重巡洋艦在內的幾十艘軍艦都在各自的位置開始橫轉,護航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已經散開保護,粗大的炮管開始一點點上仰。 他們要做的就是打光炮彈,掃清陸軍登陸的障礙! 就在軍艦火炮還在做準備的時候,12架九六艦爆就在偵察機的指引下對澳頭、霞湧兩處重要的登陸點展開了轟炸,一時間海邊的灘塗上火光和黑煙密佈。 其實這裡是重要的港口,不過在151師撤退前,已經疏散了這裡的漁民百姓這些。不管日軍怎麼轟炸,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淡水這樣城鎮就沒法了,因為不可能城鎮的人都離開居住多年的地方。 轟炸機展開轟炸的同時,同時也給軍艦提供了轟炸目標。 這下就不只是霞湧、澳頭,還有平海、稔山都在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