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李撇兒歷險記(四,終於出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撇兒?囊個取這名字?”三娃子聽到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在場幾人中,還有個四川人,自然懂得起這名字的含義。
可另外兩人就不行了。
“這名字什麼意思?”
“咋說呢?反正不是不好的意思。”
“副班長,這人想加入我們,囊個辦?”
“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又不直接招人。”三娃子還是知道吩咐。
要知道傘兵可是作為空軍的親兒子,雖說訓練是累了些,但待遇是真的好。
肯定沒法跟飛行員比,但比普通的陸軍部隊強了很多。
就算是第1軍、第18軍這樣的嫡系,伙食待遇這些也比不上傘兵營。
空軍的軍費肯定不如陸軍,可空軍人少啊,養一個傘兵還不是輕而易舉。
就算是一個傘兵團、甚至是傘兵旅都養得起。
傘兵師就不用想了,沒必要,也養不起。
倒不是養不起這麼一支部隊,而是養不起那麼多運輸機。
一個傘兵師就算是一萬人,按照目前最好的運輸機dc-3,載客量也就28人。
意味著一個傘兵師需要350架左右的dc-3運輸機。
就算是一架運輸機8萬美元,也得2800萬美元
哪怕是有老美援助,也不可能給你三四百架運輸機啊。
因此對於此時的國軍來說,傘兵的規模不能太大,沒那個必要。
就算是組建一個師,就國軍派系之間的鬥爭,信不信你空降被包圍後,都沒人來救你。
因為傘兵人少、待遇好,所以選拔的條件就很高。
三娃子這種川軍出身的老兵,能進來都是運氣好。
“長官,收下我吧,哪怕是打雜也行。”李撇兒著急懇求道。
“想什麼呢?要是都來求情,傘兵招幾萬人都能招到。”三娃子直接搖頭拒絕了。
193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制定了陸軍戰時伙食標準: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
看著還行是吧。
實際上當時普通士兵根本就得不到這樣的伙食,就連米都只有9兩。
或許上面是撥足了的,但層層剋扣,到現在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到了全面抗戰時期,國軍士兵一般每天只能吃兩頓飯,上下午各一頓,也就是說一天只有6兩米果腹。
只有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第五軍,以及後方最受重視的黃埔學員,一天才能吃到三頓飯。
傘兵就可以保證一天三頓,還有罐頭肉。
空軍自己的產業就有罐頭廠,還是能分一些滿足傘兵需求。
新鮮的豬、牛、羊肉這些,都能不定時滿足。
就這伙食待遇,真要敞開招人,還不知道能招到多少。
“長官,你發發善心吧。”李撇兒並不打算這麼放棄,直接跪在地上磕頭求情。
“副班長,這。。。”旁邊有人於心不忍。
“你想發善心,你去找營長說去。”三娃子沒好氣道,“大家都是經過多重選拔才進來,要是這麼容易放人進來,對其他兄弟來說公平嗎?”
或許是因為老鄉,也或許是同情,三娃子還是給了對方一條出路,“我們要去新的營地,你若是能跟上來並堅持到最後,或許還有機會。
走了,我們也沒多少吃的,肯定沒多的給你,怎麼活下來,看你本事。”
說著三娃子就帶著人走了,也不打算管那個李撇兒。
其實還有個原因他沒說,這個人其實算是逃兵。
等三娃子等人帶著手下的人回到營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