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難以實現,是因為作為計劃第一步的第38師團就沒運送上瓜島。

就是之前第三次和第四次薩沃島海戰期間,日本海軍就出動了田中艦隊運送第38師團主力約7000人,還有彈藥、糧食及重型裝備到瓜島。

結果失敗了。

大部分運輸船都沉了,只有小部分人員和物資被送上了瓜島。

這相當於連38師團的部隊都沒能送上瓜島,更別說後面的51師團,還有同時在瓜島北面登陸的第6師團一部。

而且之前的海戰,也讓日本海軍元氣大傷,對於大規模出動艦隊護送人員和物資上瓜島的興趣不大了。

也不能說是興趣不大,而是有心無力。

於是運輸方式又變成了東京快車,那效率本來就不高,還時不時遭到襲擊。

如今的物資補給實際供應量只能維持標準定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由於長期補給不足,島上官兵體力消耗殆盡,食品的極度匱乏,甚至連蚊子都成為日軍的美味佳餚。

就連他們這群在座的瓜島日軍高階將官們,如今也有些面黃肌瘦。

他們每天的伙食標準自然不會是隻有標準定量三分之一的平均標準,但也做不到之前的百分百供應。

因為缺少必須的營養,他們的身體情況自然也有所下降。

而島上熱帶疾病流行,傷病員因為缺乏藥品,大量死亡。

這更是加劇了日軍的非戰鬥減員,每天因為病餓而死的人都很多。

這種情況,不等盟軍進攻,日軍恐怕都得自己餓死或者病死完。

所以服部卓四郎才會選擇避戰的策略,就是想盡可能的保全剩下的日軍。

而對於這並不符合‘武士道精神’的建議,在座的軍官居然沒人反駁。

“腹部科長說的沒錯。不過我們也需要想辦法打疼美軍,讓他們不敢再出動進攻。

否則以皇軍目前的情況,經不起這麼高強度的消耗。”主任參謀近藤傳八補充了一句。

其餘像川口清健這樣的少將,此時都沉默不語。

沒辦法,心氣神已經沒了。

川口清健的部隊基本都打光了,如今就算是想要作為,也沒兵力支援他的想法。

尤其是第三、第四次薩沃島海戰之後,不少日軍將領都知道他們已經失去了獲勝的機會。

只是目前這位司令官,還有大本營那些人還沒有放棄。

沒看見海軍現在都沒什麼動力了嗎?

但想到海軍損失那麼大,好像也能理解。

瓜島戰役以來,他們陸軍是損失不小,但也就一兩萬人而已。

可海軍就不同了,損失那麼多軍艦、飛機,估計都得心疼死。

跟海軍一比,好像自家陸軍這邊還是能接受。

而且就算是瓜島戰役真的失敗,反正責任在海軍。

首先瓜島是海軍丟的。

其次在增援和運送補給上,海軍也不給力。

百武晴吉本想看看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可卻沒人開口。

這讓他有些失望。

都是帝國的高階將領,怎麼會如此頹廢?

“司令官閣下,剛剛統計出的資料。

昨日有145名皇軍因為飢餓和疾病而死。”

突然的一個資料,讓百武晴吉的萬般想法都化為烏有。

或許不少人覺得覺得每天死一百多人不算啥,畢竟日軍也有一萬多人。

加上透過東京快車不時運輸過來計程車兵,倒也不至於缺這點人。

可實際上因為飢餓和疾病造成的非戰鬥死亡人數已經連續多天破百了。

這可不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