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的第6特別陸戰隊本部、第3中隊及平射炮中隊的兩個小隊。

但日軍考慮到巴伊羅科兵力的薄弱,又從陸軍那邊調來第45步兵聯隊第2大隊、第13步兵聯隊兩個中隊、第6野戰炮兵聯隊第8中隊。

之前幾天的戰鬥損失了一些人,又南下增援一部分,如今巴伊羅科的日軍只有1500人的樣子。

這個兵力其實也不算弱,畢竟只是防守,而且從之前的盟軍情況來看,在賴斯灣登陸的盟軍只是輕步兵,沒有重武器。

不然的話,第13聯隊之前1個大隊的兵力也不會那麼快撕開盟軍第148步兵團3營的防線並南下增援蒙達機場。

可誰知道原本認為的輕步兵,如今卻變成了重步兵。

雖然沒有大口徑的榴彈炮,但那十幾門大口徑迫擊炮的威力不比105榴彈炮的威力小。

“炮擊,小心!”

奧村三郎沒來得及看遠處,一聲聲悶雷似的呼嘯從天而降。

防禦工事裡的日軍軍事素質還是不錯的,聽到呼嘯立即臥倒縮回掩體。

可十幾枚十幾公斤的高爆彈落下,小範圍內跟地動山搖也差不多了。

一些沒那麼堅固的工事在這種炮火的打擊下,直接千瘡百孔,工事裡的日軍更是消失不見。

或許在不遠處的其它地方能找到那些消失日軍的某個身體部位。

持續多輪的炮擊,造成的煙霧和沙塵,更是把整個巴伊羅科陣地所在的山頭都籠罩起來。

“可惡的米國人,為什麼不敢來決戰!

我們的大炮呢?我們的飛機呢?”

幾名日軍低階軍官和士兵在工事裡嚎叫著、謾罵著。

沒人喜歡這種被炸的作戰,關鍵自己這邊還缺乏有效反擊手段。

要知道在中國戰場,都是他們對中國軍隊狂轟濫炸。

怎麼到了太平洋戰場,反著來了?

這些美軍就喜歡利用武器優勢,一點都不講武士精神。

大口徑迫擊炮的開火,彷彿吹響了衝鋒號。

幾分鐘後,整個巴伊羅科的日軍陣地都被炮火淹沒。

因為二十多門81mm的迫擊炮也開火了。

密集而猛烈的炮擊就像是那來自深海之中的狂暴颶風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了整個廣袤無垠的地表。

日軍那並不是很堅固的工事和掩體在這恐怖的炮擊中搖搖欲墜,彷彿脆弱的紙牌屋,不堪一擊。

它們被無情地推倒、摧毀,化作一堆堆破碎的磚石。

日軍士兵只能在漫天的塵土和硝煙中艱難地尋找著生存的縫隙,他們的身影在炮火的映照下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助。

還沒等炮擊結束,盟軍就從兩個方向對日軍陣地發起了進攻。

主攻是礁湖南側方向,主力是傘兵一團一營。

佯攻則是北邊礁湖外側沿海方向,則是由海軍陸戰隊第1突擊團1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