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也是一位堅定的議會至上者,反對君王權力過大。查爾斯?福克斯和愛爾蘭人埃德蒙?伯克均是他最得力的兩大助手,他們兩人的政治主張也與其相似。正因為如此,羅金漢派系和國王喬治三世的矛盾並不小,而這一矛盾也被路易所利用。
羅金漢侯爵並未歸降,他是對利益妥協,而非是對法蘭西投降。路易雖得到了他的力量,得以令不列顛議會正常運作,可也覺得與他是一種利益交換下的合作,而非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對其進行控制。
他們花費了一個小時才談妥合作條件,合作條件主要有三條。第一,英格蘭和蘇格蘭在一個國王和一個議會治下,介於此,威爾士之主權歸屬於不列顛政fu,治權則暫交由愛爾蘭政fu;第二,喬治三世將繼續擔任不列顛國王,他的子嗣也將擁有王位繼承權力,不過,君王的權力將被削弱,議會決定之議案可不由君王簽字便可以施行;第三,愛爾蘭國王查理三世不得加冕為英格蘭和蘇格蘭國王,不列顛則廢除《1701年王位繼承法》,允許與天主教徒結婚的王室中人和天主教徒擁有繼承權。
三條協議全是兩相妥協的結果。路易成功令愛爾蘭和威爾士在查理三世的手中,但必須令英格蘭和蘇格蘭仍然為一個統一國家;羅金漢侯爵得以實現議會凌駕於君王之上的理想,可他一直反對的喬治三世卻還是國王;查理三世這個天主教徒雖不能繼承王位,但旨在避免天主教復辟的《1701年王位繼承法》被廢除,未來未必不會再出現天主教徒成為王后或國王的事情。
路易在與羅金漢侯爵談妥合作條件後,接下來的事情也順風順水。利用羅金漢侯爵及早已投誠的諾斯勳爵的勢力,他輕而易舉地便令不列顛議會透過了割讓領土的法案。除了愛爾蘭和威爾士歸屬於查理三世外,法蘭西自然得到了最多的領土。
路易如今得勢,因而也就野心大漲。在北美地區,他得到了七年戰爭時失去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及佛羅里達等大片殖民地,理論上甚至得到了正在叛亂的北美十三州。而在東方,他更是毫不客氣地將不列顛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奪了過來,更計劃著利用金融投資的方式控股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而切斷不列顛與東方的所有聯絡。
一切談妥之後,不列顛的局勢也大體底定。愛爾蘭國王查理三世雖有不滿,可他卻並無不滿的權利。在輝格黨妥協後,他這個傀儡國王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路易也打算將妹妹克洛蒂爾德公主及其丈夫薩丁尼亞國王卡洛?艾曼努爾四世送至都柏林,並授予他們愛爾蘭王國王儲和王儲妃的頭銜,以取代日益老邁的查理三世。
1782年即將到來,路易的心情無比暢快,人在倫敦的他也打算在聖詹姆斯宮中召開新年舞會,以顯示法蘭西的勝利。可在新年的前一天,也就是1781年的最後一日,羅金漢侯爵忽然趕到宮中,向他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
“喬治三世的長子,威爾士親王喬治?奧古斯塔斯?讓他與我的妹妹伊麗莎白成婚?”路易難以置信地望著年近五旬卻依舊英俊的羅金漢侯爵。他沒有想到,羅金漢侯爵居然會在《1701年王位繼承法》才剛被廢除的情況下便走出這一步。
這一步十分巧妙,藉助聯姻保護不列顛王國不被法蘭西吞併或肢解,同時還能令不列顛成為法蘭西的盟國或附屬,以令西面的愛爾蘭王國不能入侵。同時,君王實權已經被削弱,議會掌握了凌駕於君王之上的權力,未來的王后即使是一個法蘭西公主,她也不能對不列顛政局造成什麼影響。因此,這對於經歷大敗、國已不國的不列顛而言是最好的護國方式。
路易將羅金漢侯爵的想法猜出一二,也不得不歎服這一亡國首相的才智,更是不得不慶幸他這樣的人才居然被喬治三世閒置了多年。
這一對法蘭西極為不利的建議,路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