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竟還是少數,很多人看到之後,腦子中便有了一大堆的疑問,但是他們又對這個東西非常的感興趣,於是便迫不及待地發出了郵件,想要獲得答案。
雖然大多數問得都比較淺顯,實際上文章中就能直接找到答案,不過林鴻還是一一回復,耐心地給大家解答。
在回覆的時候,也是一個反覆思考的過程,讓自己的思路更加地清晰。
有人問:“沒有強有力的組織或者機構為這種貨幣做擔保,如何讓大家信任這種貨幣?無法讓人信任的貨幣,根本無法稱之為貨幣。”
林鴻回道:“每一個人都是比特幣的擔保人,越多的人使用這種貨幣,可信度就越高。我將其公開的目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徹底瞭解比特幣的執行機制,讓大家瞭解,這是一種非常公平的貨幣,不存在任何地作弊可能。”
林鴻已經在著手按照這個原理去編寫比特幣的軟體,等軟體出來之後,他同樣會將其開源,讓所有人都可以隨時瞭解到軟體地每一行程式碼。
也就是說,比特幣沒有任何秘密,所有人都知根知底,這樣大家才會相信。
只要能夠理解比特幣底層機制的人,基本上都能夠對其產生信任,因為這種信任是建立在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之上,不存在任何地灰色地帶。
比特幣的結構是極其健壯,經得住考驗的,這可比現實中的貨幣要可靠得多。
也有人問:“文章中說,比特幣的總量是固定的。那這些比特幣是以什麼規律被挖掘出來?隨著使用者的增多。不會造成通縮嗎?”
林鴻答道:“有關這個問題,其實在我的文章中已經有說明,我這裡再詳細解說一下。比特幣的總量是恆定的。總數為2100萬個。我設計了一種演算法,可以隨時根據總網計算力量的情況調整比特幣被挖掘出來的難度,計算力越大。難度也就越高。比特幣每年的產量,每四年調整一次,也就是說,在第一個四年當中,會有一半的比特幣(即10500萬個)被挖掘出來,此後每四年減半,一直遞迴下去,直到數值為零。
雖然總數只有2100萬個,但是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是可以被分割的,每一個比特幣的小數點後面,最多可以有八位。並且如果將來有需要的話。還可以被分割為更小的單位,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比特幣不夠用的問題。
至於會不會通縮。這點暫時我也無法預料,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種可以持續升值的貨幣,越早入場,難度越小。這符合自然界的規律,不是麼?”
接著,林鴻又回答了一些其他人的方案。
最終,艾瑞克的問題他也看到了,因為艾瑞克是這個小組的創辦人,使用的也是自己的真實ID,故而林鴻是認識的。
針對艾瑞克的問題,林鴻重點回復了一下,畢竟他是密碼朋克組織的老大,影響力比較大,值得重點照顧。
艾瑞克的第二個問題,也就是有關貨幣通縮的問題,他之前已經回答過了,也就不再重複。
林鴻重點回答了他的第一個問題。
“關於儲存空間,我想暫時沒有擔心的必要。電子行業的發展速度遠超我們的想象,再一年以前,幾十兆大小的硬碟已經算是非常大了,可是你看看現在,這個單位已經升級到GB,我想,再過一段時間,這個單位再次會升級。網際網路自從誕生開始,資訊就不斷在增多,可是我們從來不會擔心這些資料會儲存不了。”
其實,林鴻還有一個沒有說,那就是,他的超腦系統如果公佈出去,儲存容量的問題,基本上就可以解決。使用開關蛋白構建的硬碟,容量可比這些機械硬碟要大很多,並且不怎麼佔地方。
而且林鴻已經有了新的硬碟結構設計設想,其儲存容量要比現在所使用的這個方案要提升很多倍,簡直就是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