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形式已經越來越差,只要不是用腳思考的人都能想到,章邯的下一個目標,不是去大本營幹掉陳涉,就肯定是去滎陽解決吳廣。
而陳涉、吳廣二人不愧是沒帶過兵打過仗的人,他們很明顯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他們連一點作準備的意思都沒有。
於是有人開始替他們作準備了。
吳廣手下有個叫田臧的將軍,發動政變,砍下了吳廣的腦袋,送給了陳涉。
沒有人知道陳涉看到吳廣血淋淋的斷頭是怎樣的心情,吳廣不僅是他的部下、助手,更是共度患難與共的朋友。
傷心一定是有的,但陳涉依舊是沒得選,他現在更不能得罪田臧,因為田臧掌握著吳廣留下的軍隊。
於是陳涉給了田臧一顆令尹(宰相)印,並封他為上將。讓田臧名正言順的接管了軍隊。
田臧上任後乾的第一件事是留下一個叫李歸的人,帶著一小部分人繼續圍攻滎陽,自己則領著全部的精兵到敖倉迎擊章邯,因為他判斷,章邯的目標肯定是滎陽,而章邯一旦到達滎陽,再加上城內李由的軍隊,自己任何贏的希望都不可能有。
這個判斷是非常十分以及很正確的,但據此作出的應對解決的措施則會讓人懷疑,這個田臧可能也和陳涉、吳廣一樣,也沒帶過兵。
手下這點兵力能對章邯的數十萬大軍做什麼?難道還能殲滅他們?至多也就能躲在某個山頭裡搞個阻擊什麼的。
跑到敖倉來守城池打陣地戰?真沒水準,自尋死路。
所以田臧死了,是章邯弄死的。
當然,在當時敵眾我寡,形式十分不利的情況下;能做出這樣的反應已經比陳涉、吳廣要高那麼一點點了。
不過,應該還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打不過,就逃嘛!”
田臧要是能認識到這點,或許還有些許生的希望。
古代作戰,一般來說,後勤供應的人員往往要高出作戰人員數倍才能保證正常的供給,而章邯因為在國都作戰,資源充足又無敵方的騷憂,隨時可取,所以這問題並沒有顯露出來,而一旦離開這些資源地,並且隨著戰線的拉長,這個問題就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供給是不可能充分及時的,而後勤供給的保障,對任何時期任何一場戰役乃至戰爭的勝負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再加上章邯當時雖然雖然沒有輜重,但數十萬人的機動速度是不可能太快的,因此田臧如果能避戰,那麼章邯要想攻擊殲敵,就只能以比田臧稍多或者一樣多的人員進行追擊,才能達到與田臧一樣或者更快的機動速度,這樣的話,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敵,並且取得勝利,是很有希望的。
當然,也僅僅是有希望。
田臧一死,陳涉剩下的稍大一點的骨血也玩完了,章邯再也沒有任何的顧忌,他訊速的趕到滎陽,解決了李歸。
他離陳涉也越來越近,陳涉的勢力地盤就象是砍樹枝一樣一朵一朵的接連被剪掉,在郯(地名),章邯派部下擊潰了陳涉的同鄉鄧說,在許(地名),五逢和他的軍隊也被章邯趕出。
鄧說和五逢先後回到陳涉老巢,很奇怪,五逢沒事,陳涉只解決了自己的同鄉。
枝葉砍光了,只剩下樹幹~陳涉的老巢大本營:淮陽。
但這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淮陽無險可託,無堅固城池可守,最主要的是,陳涉沒有人可以守了,周文死了,吳廣死了,田臧也死了,氣數已盡,應該輪到他了。
淮陽被包圍,在勉強頂了幾天後,章邯進了城,沒有能找到陳涉,只有他的上柱國(宰相)房君。
沒有多餘的廢話,殺了。
而陳涉竟然從亂軍中逃了出去。
沒去多遠,就在淮陽城西邊,那裡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