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賊的真正精銳還未上,這樣的攻擊,還奈何不了南門。俺瞧楊光遠是對這些附軍太過失望,想要透過攻城,消耗掉一部分。”
李風雲呆了一呆,奇道:“為何?他們不都是一夥的麼?楊光遠怎會做這等蠢事?”
王重胤拍了拍李風雲的肩膀,問道:“你以為打仗靠人多就能取勝?”
李風雲想了想,道:“人多些總歸是件好事吧!”
“哪有那麼簡單?若論人數,我大晉百姓,只怕是契丹的十倍,怎麼還是打不過契丹?”王重胤又問道。
“契丹人兵馬精銳,又是騎兵,速度快,中原的百姓只是些農夫,怎能與他相抗?”李風雲答道,這些日的行軍打仗,他也算長了不少見識,其中一些基本知識,他還是知道的。
“這就對了!”王重胤帶著李風雲朝南門走去,不時有人頭大小的石塊飛過高高的城牆,砸在城牆邊的民居中,濺起一片碎瓦爛磚,王重胤卻罔若未見,這叫李風雲十分佩服,這麼大的石塊,要是砸在血肉之軀上,即便是他李風雲,也難免筋斷骨折,化為一灘肉泥,而王重胤卻似乎半點也不放在心上。
“上陣殺敵,你已經經歷過了,算是一個老兵!”王重胤似乎看出李風雲的想法,“其實,在城牆後,這些投擲的石塊並沒有什麼威脅,以你我之能完全有機會避過,要是在城牆上,可能要危險一些,但只要注意,也能避的過。最麻煩的,反是那些亂濺的碎屑,稍不注意便會被傷著。你若上了城頭可要注意!”
李風雲點了點頭,王重胤這是在傳授他戰場上的經驗,雖然簡單,卻很適用。
“其實,兵不再多,而在於精,當今世上,最精銳計程車兵莫過於契丹鐵騎。”王重胤介紹道。
“難道中原的將士比不過契丹的鐵騎?”李風雲有些不信。
“比不過!”王重胤搖頭道,“若是步戰,或許大晉久經訓練的精銳兵卒還能與之抗衡,可是契丹兵卒人人有馬,人人都擅騎射,有了馬,戰力要提升好幾個層次。契丹人從小吃肉,身體也比吃穀物長的中原子民強健得多。所以,沒有三四倍的兵力,中原步卒是無法與契丹鐵騎相抗衡的。”
李風雲不服氣地道:“中原也有騎兵!”
“不能比,不能比。”王重胤解釋道,“契丹人從小就生活在馬上,騎馬打獵不在話下,稍加訓練,便是最好精騎;中原不同,絕大數兵卒都是農夫,以前從未騎過馬,更沒有彼此配合的經驗,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熟悉馬匹,還要花費相當大的財力,才能維持一隻精銳騎兵,即便這樣,論單兵素質和彼此配合,仍舊遠不如契丹精騎。
中原的騎兵,即便是訓練有素,一般也要兩三個騎兵才敵得過一名契丹鐵騎。
這也是杜帥沒打算要你們帶來的那兩千匹戰馬的緣故之一,如今鎮州城被圍,維持兩千精騎近四千匹戰馬已經是捉襟見肘,又哪來財力再供養兩千匹戰馬?
戰馬可不是那麼好伺候的,只喂些乾草可不行,要保證戰馬的戰力,必須要經常喂些精細的飼料,如谷、豆、麩還有雞蛋等。養一名精銳騎兵的花費,足以養起五名精銳步卒。
若大量招收騎兵,莫說是杜帥負擔不起,就算是我大晉,也難支援。”
“那契丹如何能養得起那麼多精銳騎兵?”李風雲不解,問道。他之前騎馬,一般都不太管餵養馬匹的事,有店則交給小二處理,沒有店就任由馬匹啃些青草,難怪他的馬總是越騎越瘦。
王重胤答道:“那不一樣,契丹的戰馬都是放養,平時根本不需要這般伺候,基本沒什麼花費。”
李風雲皺了皺眉,道:“中原也可以這麼做呀!”
王重胤哈哈大笑,拍了拍李風雲的肩膀,道:“中原人口眾多,以種田為生,如今天災人禍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