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事!”見張璉已經被擒拿住,杜重威略鬆了一口氣,對身邊的親衛長吩咐道。說罷,轉身走入到了城樓之中。

親衛長答應了一聲,立刻安排人在城樓上升起一杆黑色大旗。

不多時,張璉也被五花大綁推進了城樓中,押到了杜重威的面前。

“跪下!”一名親兵一腳拽在張璉的腿彎處,張璉“咣”的一聲跪倒在地上。

苦笑一聲,張璉道:“杜帥,你要末將如何配合,末將照做便是,何必如此!想必杜帥已經與偽漢的皇帝,說好了條件。”

杜重威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張璉,道:“事不得已呀!不錯,昨夜本帥已經命王敏奉表請罪,陛下已經答應不再追究。

張將軍,本帥也不願如此,不過料想張將軍,還有張將軍那些部下,恐不會同意投降陛下,為防另生枝節,不得已而為之。”

“既然如此,何不放末將與燕兵離開鄴城?末將絕不會讓大帥為難!這次中原之行所得來的財物,末將願全數奉送給大帥。”張璉墾求道,眼中帶有一絲希翼。

杜重威輕嘆一聲,答道:“那恐怕不成。陛下說了,燕兵可以離開中原,遣散回幽州,但是張將軍,還有張將軍部下的幾員眾將,卻要留下。陛下勞師出征,總要有些結果,不然何以服眾?

本帥也只好將張將軍獻上,以成全朝廷的臉面,平息陛下的怒火,還請將軍諒解、配合。”

張璉眼睛一閉,心知自己是活不成了,忽然睜眼猛地向杜重威吐了一大口唾沫,大聲罵道:“杜重威,你果然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賣友求榮,你算什麼東西,老子倒要看看,你會落個什麼下場……”

“把他的嘴堵上!”杜重威擦了擦臉上的唾沫,不耐煩地怒道,“敬酒不吃吃罰酒,果然是遼人的孽種!不錯,本帥是算計了你,可是你何嘗沒有算計本帥?”

由於張璉被抓,燕兵群龍無首,杜重威又早有準備,以有心算無心,杜軍又人多勢眾,幾乎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張璉所率近兩千名燕兵便盡數被杜重威的部下俘虜。

次日,杜重威大開城門,派遣其子杜宏遂和妻石氏出城迎候大漢皇帝劉知遠,與漢軍交接了城防之後,杜重威也換上了一身素衣,出城跪倒在城門前請降。

大漢皇帝劉知遠讓杜重威重新穿好官服後相見,並授予杜重威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之職,只是卻不許他再領麾下的兵馬。

至於張璉,及手下什長之上數十名將領,卻被劉知遠下令處斬。其餘的燕兵,放回幽州。

注1: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

注2:唐貞觀八年,即公元634年。

注3:唐僖宗:名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873年至888年在位,初名李儼,唐懿宗李凗第五子,母惠安皇后王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則天除外),在位15年。

注4:朱粲(?-621年),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州)人,隋末唐初割據軍閥。朱粲年輕時曾任縣中佐吏,後來趁亂為禍,自稱迦樓羅王,為人非常殘暴,他攻打下來的城市,多是搶劫一空,連人都不放過,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武德四年(621年),被李世民所擒,殺於洛陽。被斬時,圍觀的百姓爭相用瓦石投擊他的屍身。

注5:此處指的是安史之亂中,張巡守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城時,以城中百姓為食的事情。張巡的行為,史書上多做褒揚,筆者卻認為,無論以什麼名義,吃人就是吃人。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受降(1)

李風雲趕到鄴城之時,正值杜重威投降之時。

聽到杜重威投降的訊息,李風雲呆了一呆,他沒想到,杜重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