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牙塔,這才知道這裡是供奉著佛牙舍利之處,修士與小師傅們看見她來了,並沒有任何反映,讓蘇若塵原本想要打聽一下蘇氏的想法說不出口,她看著他們臉上那種從內心散發出來寧靜氣息,只覺得自己這時候如果出聲打擾她們,那是一種罪孳,所以蘇若塵什麼也沒有說,只是跟在她們的身後,慢慢的繞行在那佛牙塔下,不遠處的鐘聲傳來,長短有序,聽的讓人心靜寧和。她突然想起來,前世的時候,她也曾在bj的八大處去遊臨,在那時候,她隨著同去的玩伴們一起,都是赤著腳繞行在佛塔之下,那一刻的心情是那般的寧和。
突然想起那一年的綠楊才黃半未勻。她那時候最愛這種柳色,從什剎海出來,看到一整條街,都籠在這種輕煙般的柳色裡。美極了,街名也非常應景,就叫“柳蔭街”。一時忘情,從柳蔭街一路步行到銀錠橋,一點也不覺得累人,這樣的春色裡,便走上三五里路,又何妨?想起那次去bj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想去看看那柳蔭街上的恭王府,因為很小的時候她就曾特別喜歡過一個人,那是電影《火燒圓明園》裡面的恭親王,真是一表人才,朗眉星目,俊逸不凡……
蘇若塵突然間想在這電影鏡頭中只有滿樹的玉蘭花,似只只潔白的玉盞,微微綻放在春風裡。偌大的皇家園林,簾外春色,如此動人心絃。那時候十丈繁華,軟煙凡世,似乎太平景年。還是蘭貴人的葉赫拉那氏唱著這首小曲,終究成為了懿貴妃。而身在外朝的恭親王,卻因為昔年奪嫡的陰影,鬱郁不得志。其實論才幹、才治、才學,恭王都遠勝咸豐。
可惜道光皇帝一念之差,將江山沒有交給最有治國之才的那個兒子。據說恭親王輸在“仁孝”二字,道光皇帝覺得咸豐更“仁孝”,可是僅僅是仁孝有什麼用處,偌大的帝國需要更具有才幹的統治者。很多時候命運都只是陰差陽錯,一念之間,所有的事情全都改了結局。道光皇帝也沒有想到,鴉片戰爭後,咸豐倉惶出逃,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咸豐死在了承德。慈禧聯合恭王發動政變,推翻顧命八大臣,從此後牢牢將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兩宮垂簾,恭王議政。好在這一切都是遠去的光景,她去的時候,卻只是看著美麗的海棠花開如錦,便覺春深似海。站在齊簷的海棠花下,夾岸敷水,輕紅飛亂。任何故事到了這裡,都應該只是*光中匆匆笑嘆。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那一刻,她只覺得無比滿意與浪漫,走在恭王府裡時,好像圓了一下兒時的夢,可是不多久後她赫然見到心目中偶像的中年時的容顏……頓時五雷轟頂……在這樣心煩意亂之中,她適逢去了八大處晉香,站在佛塔之下時她突然間想明白了,好吧,有些事情就是不可以抱著太美好的願望,否則必然失望,而有的人,遠遠的看著,記住最美好的時刻便是了,因為太多的人與事,都如美人一般,不許人間見白頭。
想起這一切,蘇若塵突然嘴角露出一抹苦笑,那時候的一片少女心思,想的最多的也只是討好自己的養父母,不要惹他們的討厭,可是那時候她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穿越到這裡來,與養父母再見無期,而她初來此世時,想的最多的也只是怎麼能離開那個小山村,過上富足的生活,到了南山鎮的時候,她想的只是怎麼樣可以讓生意更好些,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