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後面的敵軍仍然往前衝上。衝撞之餘,人仰馬翻,踐踏而死無數。李建見敵軍混亂,便吩咐騎兵,停箭用槍,直接衝上。
此時,騎兵配備的箭矢是每人三壺共三十支箭。當敵軍擠成一團的時候,命中率倒是挺高的。但當敵軍散亂地奔跑的時候,命中率就低了。三千人每人三十支箭,理論上可以射死九萬人。而實際上騎在馬上一奔一逃的時候,大部分的箭矢都射不中敵人。追到此處,敵軍由四萬多人變成兩萬人,殺敵兩萬多人,但大部分騎兵的箭矢都用了兩壺以上,剩下的箭矢都不到十支。因此,李建才命令停箭用槍。
換成長槍之後,強騎兵由於有新頭盔、腳蹬、馬蹄鐵及盔甲,戰力依然非凡。敵軍混亂之餘,往兩面分頭逃竄。這時,李建發現,此處有一道山樑。所有的部落騎兵都準備轉到山樑的另一邊去,因而才出現了擁堵。如今敵軍分頭逃竄,大部分人仍然往山樑另一邊逃竄。約七八千人便不過山樑,順著山樑的這邊山腳逃跑了。
李建沒有理會山樑這邊的敵軍,揮軍追殺逃往山樑另一邊的敵軍。殺了一會兒,過了山樑。這邊的地形,正好就是那一條泥淖河。敵軍擠得密密麻麻地,順著山樑的山腳向前。遠處,就是那一座木橋。木橋不是臨時修建的木橋,看上去非常堅固。
此時,山樑在右,左邊是河。而那條河看上去卻只是平坦的草地。李建看見敵軍墜後的逃兵寧願返身死戰,也不願意下到平坦的草地上去。便猜想其中必有蹊蹺。當即殺了一名敵兵,槍刺其腹,使勁往左邊平坦的草地扔去。再一看,李建就知道了,原來那平坦的草地是個沼澤。
李建對親兵說,提醒士兵注意,下面是沼澤。命令很快得到傳達。李建治軍本來就嚴格,還沒有貪功計程車兵繞道上前。得知下面是沼澤之後,就更沒有繞道上前的了。
就這樣,前面的部落騎兵緩緩地走,李建的騎兵在後面慢慢地追。因為道路狹窄,前進的速度都不快。但殺人的速度卻不慢。
從越過山樑到這邊,至木橋的橋頭,不到半里的路程,殺敵又超過千人。
……
李建有些力乏了,想來前幾排的騎兵也應該累了。於是,李建沒有過橋。而是率領前幾排騎兵順著山腳往前走。叫後面的騎兵上橋追殺。
後面的騎兵屬於相對的生力軍,勢如猛虎,氣若游龍,一下就衝了上去。就在木橋的中段,就追上了敵軍。於是,長長的木橋之上,又殺了兩百多敵兵。
過橋之後,地勢豁然開朗,敵軍逃往四面八方。衝過木橋的李建騎兵追了五六十步,未得命令,就沒有追了。這時,過橋的大約有七百人。
忽然,幾十道粗索從泥淖河中飛出。原來,橋上的木樑,事先都已被拆松,用粗索縛住。繩索的另一端,則是隱藏在岸邊的幾十匹健馬。埋伏的遊騎一聲令下,松韁鞭馬,幾十匹馬一齊發力,奮蹄向前。首先就是將繩索繃直。緊接著喀喇喇幾聲巨響,木樑拉去。木橋頓時垮塌。橋上的三百多名李建的騎兵立即跌入河中。
伏兵再揮令旗,先前向四方跳竄的遊騎突然現身殺回,一陣亂箭,向對岸正處於驚愕之中的約七百李建騎兵射到。當場便射死一大半。遊騎再躍馬衝鋒,殺了一百多人,擠了另外一半多人到河中。當然,這一個小小的衝鋒中,遊騎也死了兩百多人。
李建眼睜睜地就這麼丟了一千人,卻無計可施,只得下令撤退。這時,對岸遊騎則沿岸奔跑,排列在河邊,向這邊放箭。對岸地形寬敞,能進能退。李建這邊則比較狹窄,不便躲閃。李建只得下令讓士兵與敵軍隔河對射。並且一邊對射一邊撤退。退過那半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