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真實答案究竟是哪一個,就要看李佑自己怎麼想了。

很遺憾,齊王殿下對自己的長史全無信任,篤定是權萬紀向長安告狀,於是乎對權萬紀的惱怒更加深重。

有些事情不用多說,齊王李佑的心思幾乎全部寫在了臉上,權萬紀又不傻,自然是知道是什麼緣故。

於是乎他對李佑有一個解釋:“殿下您是陛下的愛子,陛下下旨並非是為了斥責,而是希望殿下您能夠改過自新,所以才有了幾句責備之語,殿下千萬不要往心裡去。如果殿下能夠改過自新,臣願意上疏為殿下解釋。”

權萬紀這番話說得還是相當誠懇的。他這樣說自然也有他的道理,一來是向李佑剖白自己,表明自己並未向長安告狀。同時也是職責所在。在權萬紀看來如果交到不好齊王李佑,等於是自己失職,有負皇帝所託,很難向的李世民交代。

所以他寄希望於李佑能夠改過自新,然後上疏向李世民來保舉,某種程度上也是追求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如此情形,李佑也不好在過分苛責什麼。局面暫時得到緩解。

果然權萬紀上疏之後不久,李世民的詔書便又來了,但是詔書的內容比較有意思。對權萬紀所謂教導勸諫失職的罪責完全不當回事。免於責罰,但仍舊斥責李佑先前的過失。

李世民的做法大概和後世家長的教育方式相通,對旁人寬鬆,對自家孩子嚴苛。同時因為早年吳王李恪的踩踏農田之事。已經苛待了一回權萬紀。這一回再這樣有些不合適,所以李世民諒解了權萬紀,當然了權長史本身就沒什麼大錯。

至於李佑,李世民大概沒有多想,認為李佑是自己的兒子,嚴厲一點無所謂,也好讓他認識到錯誤,時時自省。嚴父出孝子嘛!

但是很可惜,李世民有些忽略了李佑的本性和心智。以及齊州的具體環境。

權萬紀沒事,自己卻受到申飭,在李佑看來毫無疑問是權萬紀出賣了自己。什麼狗屁幫自己解釋保舉,分明就是將自己摘的一乾二淨,然後把髒水全部潑到了皇子身上。

李佑本來就心胸狹隘,再加上陰弘智等人的一通挑撥教唆,李佑便篤定了這個結果,對權萬紀的厭惡之情達到極致。

心情不好,李佑便想要出門散散心,馳馬打獵什麼的,但是權萬紀卻跳出來阻止。聲稱不讓齊王殿下出城,現在該留在府中好好自省,不要和一群小人來往,如此方不負皇帝一腔教導之心。

權萬紀此人性格耿直,不夠圓滑,雖然是一片好心,但方式有些問題,對方似乎並不十分領情。

齊王李佑對他的成見也就越來越大,不能和權萬紀當場翻臉的情況下,只好回到城內。

但是李佑也不能就此徹底消停下來,他又將昝君謨、梁猛彪等人招募回來,整日裡在王府比武嬉鬧,為的就是和權萬紀唱反調。

到了這個地步,齊王李佑和長史權萬紀算是徹底分道揚鑣,背道而馳,矛盾也積累到了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

……

這樣的情景,被有些人看在眼裡,自然是格外高興的。

齊州城中某處宅院裡,一個褐色眼珠的人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不是別人,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君度。

自從當年從雍州逃走之後,便一直隱姓埋名,隱藏在山林和陰暗之處,過著暗無天日鬼魅日子。

他始終沒有忘記家族大仇,洛陽破城滅國也就罷了,但雍州獨孤修德的殺死王世充一家。偌大的王家最終只有自己一人逃出來,如此深仇大恨,王君度怎能忘記?

這二十年來,他最大的夢想,以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報仇雪恨之上。想當年王世充到底在洛陽經營了許久,河洛之地還是有不少的殘餘勢力的,當王君度回來之後,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