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警戒是必要的,但我們必須明白,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一位鬚髮皆白的長老沉聲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著深深的憂慮。

“我同意,”另一位長老點頭附和,“但僅僅加強警戒,無法阻止那些貪婪之人對滄海明珠的覬覦。我們必須找到更加有效的辦法。”

“或許,我們可以造個假的滄海明珠然後藏起來。”又一位長老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他的話音剛落,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

“假的?藏起來?那豈不是更加激起人們的好奇和貪婪?到時候,東海郡恐怕會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一位年輕的長老反駁道。

眾長老的議論聲越來越大,但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楚君九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著他們的討論,心中卻已經有了主意。

楚君九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讓眾人的議論聲逐漸平息下來。然後,他沉聲說道:“各位長老,我明白你們的擔憂和顧慮。但我認為,我們必須找到謠言的源頭,才能確保東海的安寧。”

“謠言的源頭?”眾長老紛紛看向楚君九,眼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楚君九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是的,謠言的源頭。只有找到它,我們才能知道是誰在背後操縱這一切,才能徹底消除這場風波的隱患。”

“可是,這談何容易?”一位長老嘆息道,“我們連謠言是從哪裡傳出來的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找到它的源頭呢?”

楚君九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自信的光芒:“我們可以請王大人幫忙。他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線索。”

眾長老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知道,王硯禮最年輕的現任大理寺卿,他或許真的能夠找到謠言的源頭。

於是,楚君九立即派人去請李墨軒前來議事廳商議對策。不一會兒,王硯禮便匆匆趕來,他的臉上淡然而平靜。

“楚家主,可是商量好對策了?”王硯禮一進門就問道。

楚君九將眾人的議論和自己的決定告訴了王硯禮。王硯禮聽後,沉思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你的決定是對的。我們必須找到謠言的源頭,才能確保東海的安寧。明日裡,就去打聽打聽有什麼有用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