檉以為仁應有‘大仁’與‘小仁’之分。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百姓免於荼毒而發動戰爭,剷除邪惡力量,即便流血千里,屠戮遍野也應視為正義,行的是君子之仁;反之。對於侵犯我國土和利益,殺害我百姓之惡人,視而不見,只是想透過自己行仁義之事感化其。無異於養虎為患,那是婦人之仁……

其實趙檉十分了解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軍事衝突不斷。即便以正統自居的各個中原王朝的建立過程中都與戰爭脫不了干係,而在戰爭中的行為與其他國家並無區別。一樣殘暴和傲慢,事實上號稱以仁治國的王朝都不排斥戰爭。長期的外交政策執行中也是‘暴力優先於仁治’。在回書中趙檉為了不刺激他們已經說得很婉轉了。

而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區別又是那樣的模糊,眾所周知所有的執政者發動戰爭時,即便是侵略戰爭,也要師出有名,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而這個對於能熟練操縱政治的執政者並不是什麼難事,他們總能找出巧妙的方法,把敵國的行為定義為非正義或是違反道德準則的行為。

因此,有了適當的輿論導向,儒家的言論就可以用來證明防禦性行為的正當性,也可以用來證明侵略行為的正當性,這對於趙檉來說並不是困難的事情。就拿女真人的‘兄死弟及’來說吧,父親、哥哥死了,兄弟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將小媽、嫂子收入自己懷中。而這種行為在中原儒學中那是**,為道德和世俗所不容。只這就可以將女真人視為道德淪喪的典範,發兵征討這些‘禽獸’完全合情合理,毫無難度。

趙檉十分讚賞前世一位理論家關於進攻性現實主義的假設,世界上的各國都會把生存列為最重要的目標,雖然不是唯一目標。但在緊要關頭,生存會戰勝所有其他目標,生存的含義超出了僅僅維護一國的領土完整,儘管這一目標具有根本重要性,生存還意味著維護一國決策過程的自主權,不為他國或他人左右。

如今趙檉東征西討的根本其實也是為了維護大宋的生存,他知道一個國家相對於其競爭對手越強大,其生存就越不容易受到威脅。大國能達到的首要目標是地區霸權,而一旦實現地區霸權,它就有一國進一步的目的:防止其他大國控制自己的地理區域,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唯一的地區霸主。東、中亞地區如今具有成為霸主潛質現在只有金國了,那麼他就必須被征服。他所做的就是排除實現這個戰略的內外所有障礙……

趙檉在回書發出後,起先還有些不安,畢竟自己的‘理論’違背了多少年來計程車人們對‘不戰’的理解和認知,打破了固有的論斷,說不定就會引起一場自己以一敵萬的大論戰。想著要面對一群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慷慨激昂、唾沫橫飛的各路大儒和士人們,就頭疼的緊,可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誰讓他當初為了站在輿論的制高點而沒有采取斷然措施呢!

為了迎接可能到來的辯論,趙檉還真收起了心,在行宮中閉關讀了幾天書,這讓眾人驚詫不已。但是這場論戰直到他回到東京也沒有發生,反而是那幾個儒生再次上書承認自己的莽撞和短見,曲解了先賢的思想,這讓提心吊膽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趙檉放下心來,也再無人提起‘不戰’之事。而趙檉在事件中的良好表現,讓他再次贏得了士林的尊重和擁護,輿論開始一邊倒的支援皇帝的燕京講話……

這時前往西遼的弔唁使返回向趙檉稟報了一件事,因為耶律大石去世後,其子耶律夷列年幼,依照契丹傳統,‘遺命皇后權國’,皇后蕭塔不煙攝政。但是這個女人不簡單,不僅改元為鹹清,還稱制,號稱感天皇后。趙檉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中原也有皇帝年幼,皇后垂簾聽政的傳統,只不過蕭塔不煙的‘步子’邁的大了些。

再說趙檉才不管西遼由誰主政,只要他能為大宋守住國門,抵禦西方入侵就好,且據他所知,蕭塔不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