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旅組建出發之後,第二道擴編改制的命令也是傳出,親衛隊擴編為親衛旅,不過這個旅和第一旅的規模不一樣,親衛旅有兩個團,吉香為親衛旅旅正,兼任親衛旅第一團的團正,張虎斌親衛旅第二團的團正,兼任親衛旅的旅副,這兩個團都是一千長矛家丁,四百火銃家丁,全員披甲裝備,張虎斌的第四大隊和魯大的第一大隊打散重編後進行擴編,然後駐地由黃河北岸的境山移到黃河南岸的何家莊,親衛旅第一團仍在何家莊附近,而第二團則是在何家莊北和黃河之間的位置上屯駐。

關於親衛旅的組建和架構,很多人都能看懂,同時大家也驚歎張虎斌的躍升,居然飛快的就成旅副了,儘管本職是團正,可真不愧他“新人第一”的評價,對於親衛旅的架構,有些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第一旅是陳昇在外,他是總轄各團,這架構自然要讓他便宜行事,而親衛旅就在趙進身邊,拱衛徐州的核心,這就不能讓一人掌握太多的力量,沒有人說這個是趙進猜忌吉香,反倒私下裡評價,趙進真是記掛身邊兄弟。

旅正兼任第一團團正,第二團團正兼任旅副,兩個人的家丁團力量相等,地位差距也不大,自然也就避免了一人把持親衛旅,而這兩個團都是比照第一旅第一團的編制,這親衛旅的人數雖然沒有第一旅多,可戰力卻毫不遜色,這也是平衡的一種。

原來隸屬於親衛隊的馬隊被單獨拿出,成立騎馬家丁團,團正由趙進兼任,設三名團副陶貴、許勇、巴音,三名團副兼任大隊正,每個騎馬家丁大隊共有三個連,合計九百四十餘騎,成立火器大隊,趙進兼任大隊正,大隊副由孟志奇擔任,下設六個火炮連隊,和用來護衛火炮的三個火銃連隊和三個長矛連隊。

魯大的第一大隊擴編為豐沛團,魯大為團正,共有十個連的長矛家丁,和兩個連的火銃家丁,李五的第二大隊為宿州團,李五為團正,共有八個連的長矛家丁和兩個連的火銃家丁,李和的第三大隊為邳州團,李和為團正,編制與宿州團相等。

擴編的各個團駐地也有變化,豐沛團駐紮在境山徐家附近,宿州團駐紮在徐州和鳳陽府邊境,而李和的第三大隊則是從駐紮在徐州和邳州邊界之間,雖然這三處都由大隊升為團,可自主性卻被削弱,現在他們都歸趙進這邊直轄,這個安排做出,原來替趙進操心尾大不掉,架構失衡的眾人才明白過來。

從目前已知的擴編來看,趙進把徐州這邊的力量進一步加強了,手裡有差不多七個團的實力,從裝備上看,比第一旅的優勢更大,眾人杞人憂天的替趙字營操心這些莫須有的內部制衡,再通觀全域性的話,就會發現一件事,如果把兗州府和徐州看成一體的話,趙字營在這裡佈置了過萬的家丁,而在這片區域的周圍,只有北直隸那邊才有足夠的兵馬能夠抗衡,這趙字營到底想做什麼?是要守?還是要攻?

有一支力量不太引人注意,在趙進身邊有兩個連的家丁,這些家丁並不在各旅各團的編制上,也並不都是年輕人,裝備則是精良,甚至顯得太多,不過這些事只有趙字營內部的人才能知道,孫大林是其中一個連的連正,趙完則是另外一個的連正,這兩個連隊是趙進私人的護衛武力。

在這個編制出來之後,農墾廳、貿易廳、匠造廳這幾個名目也開始正式對外,農墾廳廳正曹如惠,管轄趙字營勢力範圍內的各處田莊,讓眾人有些意外的是,這農墾廳居然還兼管著各處田莊內的團練,大家事先都以為,這些團練都歸各處的旅正和團正調配,農墾廳下面分割槽,徐州這邊自然是徐州區,宿州區、歸德區、邳州那邊連同駱馬湖東岸的統稱為淮安北區,山東那邊則是兗州區,各個區設有區正,區正下面則是各處田莊,這區正和下面的莊頭一樣,身邊也有各類專才和辦差的隨員。

相比於農墾廳很多�